2025年全國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通知公布以后,有朋友說,養老金從10%的增長速度變為2%,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未來就不會快速增長了嗎?
養老金調整速度變化情況:
2005年,國家出臺了《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實際上2005年以前,國家也有養老金調整,但是并不是年年調整。
2005年至2007年,全國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的總體水平是按照各省份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60%、100%和70%決定的,全國并沒有設立統一調整水平。
2008年開始,全國養老金調整通知開始由人社部、財政部統一公布,調整水平一直到2015年都是10%。這幾年的養老金調整都很早,甚至有的地方春節前就把調整的養老金補發到位了。
2015年到2016年,由于這時候機關事業單位實施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從2016年開始,國家開始實施統一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調整辦法,主要通過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來進行。
定額調整,采取的是人人增加相同養老金的方式,屬于絕對值的公平,也是對養老金水平較低人群的一種傾斜照顧。
掛鉤調整,主要體現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分為繳費年限掛鉤和養老金水平掛鉤。繳費年限長、養老金水平高的退休人員增加的錢數會多一些,但是增加的比例并不一定高。
傾斜調整,主要是針對高齡老人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以額外提升其養老金水平。這主要是考慮到前些年我們社平工資增長速度較快,高齡老人在養老金計算方面有所吃虧。
通過上面的三種養老金調整辦法,養老金水平較高的人群增長速度相對會低一些,養老金水平降低,增長速度會更高。這樣能夠有效縮小人們之間的養老金水平差距。
2016年養老金調整的總體水平變為6.5%,2017年是5.5%,2018年至2020年變為5%。2021年是4.5%,2022年是4%,2023年是3.8%,2024年是3%,2025年才變為了2%。
按照2011年寫入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養老金調整水平主要是跟社平工資和物價增長情況相適應的,未來只要社平工資增速提高,物價出現上漲,養老金漲幅肯定也會維持高速度的。當然國家也會綜合考慮養老保險基金的負擔能力。
近年來,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是這樣的:
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速由前幾年的7%~9%,逐漸下降至今年的2%左右。其實今年養老金增長2%,也已經達到了100%左右的社平工資增長水平。
2023年和2024年,我國物價同比增長0.2%。2025年1~6月份,物價是同比下降0.1%,預計全年也不會有太大的增幅。這種情況下,養老金增長2%,已經實現了養老金購買力增長的目的。
從長遠來看,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壓力確實在不斷增大。離退休人員數量由2016年的10103.4萬人左右增長至現在的14739萬人,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規模由2016年的31853.8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67656億元。再考慮到我國第二波嬰兒潮時代的人群正在陸續退休,經過連續多年的養老金調整,未來養老金的增長速度確實不會太快了。
未來如果想領取較高的養老金待遇,還得依靠參加單位年金制度和個人養老金制度,通過社會保險的三大支柱支撐起養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