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對于娛樂圈明星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字眼。單就肝癌來講,演員傅彪、“肥肥姐”沈殿霞、《小紅花》音樂制作人趙英俊皆因肝癌去世。對于這些明星來說,治療費用應該不是問題,真正奪去生命的元兇,無外乎手術、放療、化療、靶向藥、免疫療法、肝臟移植等各種治療方案輪番上陣,最終仍撒手人寰。
“過度治療”,顧名思義,就是超出患者疾病治療需求的醫療行為。在當前的醫療背景下,癌癥治療中,過度治療行為非常普遍,最終結果是患者錢財兩空。
近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內科醫生張煜在“知乎”上發帖爆料:腫瘤治療人財兩空,很多源于醫生肆意妄為,從而引起全國范圍的軒然大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那么,癌癥晚期究竟還要不要治療?究竟應該如何治療呢?退休后執業于河南焦作中海中醫腫瘤醫院的治癌名醫、中醫腫瘤科專家張中海大夫表示:要著重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才不至于被“過度治療”而套牢。
一、看患者身體情況
年齡較大,體弱多病,而且身患多種疾病的老年腫瘤患者,本身已經無法耐受放化療產生的副作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是選擇可以減輕患者痛苦的治療方式,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期為主,比如腫瘤微創介入治療、中醫治療等。
63歲的王某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腦梗塞,還因冠心病做過搭橋手術。2019年3月,因肝區疼痛被查出肝神經內分泌瘤。對于王某來說手術已經不是最佳的選擇。在河南焦作中海中醫腫瘤醫院中醫腫瘤專家張中海主任的建議下,王某選擇了中醫藥保守治療,從內調理身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通過用藥來緩解疼痛、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看癌癥治療方案
對于肝癌患者來說,到了晚期惡性程度很高,進展較快。某些病情嚴重的晚期患者,以機體正常功能狀態的喪失為代價,進行創傷性及毒性抗癌治療,治療強度超越了腫瘤侵犯范圍和患者耐受限度,就會更加破壞機能,導致病情惡化。
56歲的李先生,因右上腹間歇性隱痛確診為肝癌,腫塊大小為7.5*6.7cm,雙肺轉移,右側胸膜增厚,肝硬化,腹腔少量積液,肝右葉占位。出于極度的恐懼和想要擺脫困境的迫切心理,患者和家屬想盡一切辦法尋求各種治療,在當地住院的短短幾個月里做了2次介入和多次放療,結果是腫塊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李先生的身體越來越消瘦。
后在張中海主任的建議下,主導中醫藥治療+心理疏導,2個月過后,腫塊明顯縮小,各項指標趨于正常。
三、看患者經濟能力
癌癥治療是一場持久戰,不僅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還要花費高額的治療費用。癌癥分期越晚,治療難度越大,治療成本就越高,相應的就要花費更多的治療費用。對于無法繼續承擔昂貴的治療費用的癌癥晚期患者,張中海主任則通常建議其選擇中醫保守治療,以盡可能延長生命,保障生活質量。
總而言之,癌癥需要合理、規范、科學的綜合治療。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有計劃、合理地應用現有的治療手段,以期較大幅度的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過猶不及”的過度治療帶來的危害某種程度上要大于癌癥本身的危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