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外部分地區的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等疾病的傳播逐漸迎來高峰期,它們都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蚊媒傳染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如何通過做好防蚊滅蚊來預防這兩種疾病,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一
基孔肯雅熱vs登革熱,癥狀有不同
Q
到底哪里不同?
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臨床癥狀相似,容易混淆,但關鍵區別在于關節癥狀、出血傾向和疾病進程。
(基孔肯雅和登革熱疾病癥狀對比)
二
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傳播
——都是蚊子惹的禍
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傳播的媒介都是伊蚊(俗稱“花蚊子”),這種蚊子身上有黑白相間的斑紋,多在白天活動,叮咬高峰期為日出后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被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后,病毒會在人體內繁殖并引發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一般不會直接人傳人,而是通過蚊子叮咬循環傳播。
三
伊蚊“退、退、退”
——這些妙招讓你遠離蚊媒疾病
通過以清除伊蚊孳生環境為主,輔以藥物殺滅幼蟲和成蚊,可以控制蚊蟲密度,大大降低蚊媒傳染病的感染風險,以下妙招請大家牢記。
1.環境治理是基礎
伊蚊的孳生,完全依賴我們身邊的積水。其雌蚊偏好將卵產在小型水體中,從不起眼的角落開始它們的繁衍。
日常生活中花盆底托、飲水機水盤、閑置瓶罐、廢棄輪胎、堵塞的屋檐槽等是比較容易積水的地方。為預防蚊蟲孳生,易積水的閑置容器(桶、盆、泡沫箱)要加強管理,例如倒扣放置或加蓋,謹防匯集雨水。路面坑洼應填平,排水溝渠、水槽應保持通暢,確保積水順暢流走。
水養植物、泡菜壇沿等需要日常蓄水的容器,需每周至少換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內壁。
2.物理防蚊來助陣
(1)家庭可安裝紗窗、紗門,睡覺時使用蚊帳,在疫情高發地區旅居時,可用滯留噴灑的衛生殺蟲劑涂抹紗窗。
(2)外出時,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面積;盡量避免在伊蚊活動高峰期(清晨和傍晚)到樹蔭、草叢、涼亭等蚊蟲較多的地方長時間無保護活動。
(3)必要時可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滅蚊燈一般設置在隱蔽的角落或有觀賞植物、水體的陽臺/露臺,離地面1.5米左右,使用時盡量遠離其他光源。
3.化學滅蚊精準戰
化學滅蚊一定要使用在國家農業農村部登記的正規衛生殺蟲劑(登記號以“WP”開頭)。
(1)個人外出時,可在裸露皮膚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驅蚊液,兒童使用的驅蚊劑內避蚊胺含量不應超過10%,不建議給嬰兒皮膚涂抹趨避劑。同時,成人一定注意不要對著眼睛和有傷口的地方噴、抹花露水。
(2)傍晚伊蚊活動高峰時,可在室內使用蚊香或電蚊液驅蚊。蚊香和驅蚊液如果在封閉的房間使用,可以殺死蚊蟲,在通風處,也能起到驅趕蚊蟲的作用。室內天黑前點燃蚊香或使用驅蚊液(片),驅蚊效果最佳。在天黑入睡前密閉房間使用蚊香或驅蚊液(片)至少1小時,然后開窗通風(紗窗要密閉),可大大減少蚊蟲滋擾。
(3)進行室內外蚊蟲消殺時,可使用空間噴霧和滯留噴灑。居民區綠化帶、公園樹林、農貿市場、餐廳、停車場、建筑工地等室內外空曠場地可使用空間噴霧滅蚊;防蚊設施不完善的重點場所如居民樓門洞、電梯門廳、樓道、地下室和低矮灌叢、綠籬等葉面下面等可使用滯留噴灑。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積滅蚊消殺須由專業人員實施或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
4.生物防蚊保安全
引入天敵/微生物,環保安全除蚊幼
(1)蚊幼天敵:大型水池、池塘可放養食蚊魚,如金魚、柳條魚、斗魚等,蜻蜓的幼蟲(水蠆)也是蚊蟲幼蟲的主要捕食者。
(2)微生物法:將蘇云金桿菌制劑施用于蚊幼蟲棲息地如下水道、排水渠等處,可殺滅蚊幼蟲。
5.出現癥狀急就醫
如果出現39℃以上高燒、關節痛、皮疹、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明顯疲乏,面、頸、胸部潮紅等相關癥狀,及時去醫院就醫,如近14天內有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疫區旅居史時,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生。
邛崍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大家:只要我們提高警惕,做好預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來源丨邛崍疾控
編輯丨何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