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蚊關鍵:清除蚊子“老窩”+保護好自己不被咬!
第一步:清除孳生地(最重要!)
每周清理積水:檢查家里家外,翻盆倒罐!徹底清空花盆托盤、廢舊容器、廢棄輪胎、瓶瓶罐罐里的積水。確保垃圾桶蓋好蓋子。
管理儲水:水缸、水池等儲水容器要加蓋密封或養食蚊魚(如孔雀魚、斗魚)吃掉蚊子幼蟲(孑孓)。花瓶、水養植物每5-7天徹底換水并清洗容器內壁和根部。
處理死角:疏通房前屋后溝渠,填平坑洼。閑置輪胎可打孔或填沙防止積水。
專業幫助:對無法清除或管理的積水(如地下室集水井、景觀水池),可尋求專業機構投放安全環保的滅蚊幼劑。
第二步:個人防護,筑起屏障!(物理+化學)
穿衣防護:在蚊蟲多的環境(草叢、公園、水邊),盡量穿淺色、寬松、織密的長袖衣褲,最大程度減少皮膚暴露。
驅蚊產品:在暴露的皮膚或衣服上正確涂抹/噴灑含有效驅蚊成分的產品。推薦有效成分包括: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檸檬桉葉油。務必仔細閱讀產品說明,特別是兒童適用年齡、使用頻率、有效保護時間和注意事項。
物理阻隔:安裝完好且致密的紗門紗窗,及時修補破損。使用蚊帳。
輔助滅蚊:可在通風良好時酌情使用電蚊拍、電熱蚊香液、蚊香等(注意用電和消防安全,嬰幼兒、哮喘患者慎用蚊香)。
避開高峰:蚊子活躍的清晨(日出前后1-2小時)和傍晚(日落前后3-4小時),盡量減少在樹蔭下、草叢旁、水岸邊等蚊蟲孳生地附近長時間停留。
二、特殊人群防護(孕婦、嬰幼兒、老人更需小心!)
優先選擇物理防護:
確保紗窗紗門完好,睡眠時使用蚊帳,外出穿長袖衣褲。
嬰幼兒驅蚊:
嚴格按年齡要求選用兒童專用驅蚊劑,按說明書使用。避免涂抹在嬰幼兒手上(防止入口)、眼周、口周、傷口處。2月齡以下嬰兒不建議使用化學驅蚊劑,主要靠物理防護。
孕婦防護:
首選物理防護。使用驅蚊劑前可咨詢醫生。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的產品在孕期和哺乳期按說明使用通常是安全的。
三、被咬了怎么辦?
01
一般叮咬處理:
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叮咬處。
冷敷(如冰袋包裹毛巾敷)可減輕腫脹和瘙癢。
涂抹外用止癢藥膏/洗劑(如爐甘石洗劑、非處方弱效激素藥膏或抗組胺藥膏)。
最關鍵:避免抓撓!抓破皮膚易引起細菌感染。
02
出現以下癥狀,立即就醫!
被蚊蟲叮咬后出現突發高燒、劇烈頭痛、眼球后疼痛、全身骨關節肌肉劇痛、明顯皮疹(出血點/瘀斑)、惡心嘔吐頻繁、精神萎靡或煩躁、意識模糊、出血傾向(如鼻衄、牙齦出血、便血、嘔血)等任何可疑嚴重癥狀。務必主動告知醫生近期有蚊蟲叮咬史和可能的旅行史!這對快速準確診斷至關重要。
邀請專家
孟昭偉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