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為特朗普準備了兩個方案,留給特朗普的時間不足一周!
特朗普在4月2日對所有的貿易伙伴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隨后又給了90天的暫緩期。
在7月9日暫緩期到期之前,特朗普就開始了新一輪的關稅以及將關稅再次延長至8月底,其目的就是想與更多的國家達成關稅協議。
在所有的貿易伙伴當中,日本以及歐盟被稱之為特朗普最難啃的硬骨頭,而如今看來,日本并不難啃,而最難啃的是歐盟。
日本的談判雖然比較艱難,但是談判方面還是非常積極的,是第一個與美國進行談判的國家,也是與美國談判次數最多的國家,光在第一個暫緩期內就日本就與美國進行了8次談判,也就是日本與美國不是在談判桌上就是在談判的路上。
不過在第二輪關稅以來,經過短時間的談判之后,日本與美國就達成了多項關稅協議,同時也將汽車關稅以及除鋼鋁、銅之外的關稅降至15%,在日本看來這樣的結果已經非常不錯了。
在特朗普啃下日本這塊硬骨頭之后,歐盟與美國的談判成了市場關注的對象。
歐盟并不像日本那樣,在談判方面很積極,特朗普曾經因為歐盟的態度要對歐盟加征50%的關稅。
而如今歐盟也再次給特朗普出了一個難題,二選一!
一方面是達成關稅協議,另一方面是達不成關稅協議,歐盟進行反制措施,而且已經制定好相應的反制措施。
消息稱歐盟將達成關稅協議,白宮潑冷水!
在日本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之后,有市場消息稱歐盟也將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
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歐美雙方將免除部分產品的關稅,包括飛機、烈酒和醫療器械。據他們理解,15%的美國最低關稅將包含現有關稅,因此歐盟認為該協議鞏固了現狀。這意味著,目前美國普遍征收的25%汽車關稅也會降至15%。
但是這樣一份消息被白宮多位官員潑了冷水!
白宮則聲明表示,有關協議達成的報道為臆測,強調需特朗普宣布才作數。
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均暗示,歐盟應效仿日本,以投資融資形式換取美方優惠關稅——日本通過設立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基金(全部為新資本)獲得15%優惠稅率,該模式被美方視為歐盟協議的范本,特朗普還希望歐盟“完全”開放市場。
對于貝森特以及盧特尼克的表態來看,歐盟與美國當前達成關稅協議恐怕并不容易。
當然,歐盟并不會坐以待斃,等著特朗普在8月1日關稅生效,歐盟已經做好相應的反制措施。
如果達不成關稅協議,歐盟準備反制,8月7日生效!
當前,歐盟已經通過930億歐元反制商品清單,與此同時準備在談判破裂后打擊美國痛點!
2025年7月24日,歐盟成員國投票通過對總額930億歐元(約109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反制關稅的措施,該措施僅在與美國未能達成貿易協議時啟用,若8月7日前未達成協議將正式生效。
此反制措施由兩份清單合并而成:
1,210億歐元部分針對美國鋼鋁關稅,涉及農產品、家用電器、摩托車等商品,多數征收25%關稅;
2,720億歐元部分針對美國“對等”關稅及汽車零部件關稅,涵蓋飛機及零件、汽車及零件等工業品和波本威士忌等農副產品。
當然目前歐盟仍以談判為首要目標,雙方有望將美國威脅的30%關稅降至15%,但美國暫不打算下調50%的鋼鋁關稅,最終決定還是需要特朗普拍板。
而距離特朗普宣布關稅生效時間僅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了,也就是說在8月1日之前,需要特朗普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如果無法達成,歐盟將進行反制。
而歐盟的反制來看,也將對美國相關行業產生較大的沖擊。
如果出現美國對歐盟加征30%關稅,而歐盟進行反制的局面,用中國的一句話來說,這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歐盟與美國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貿易來往,加征關稅將會阻礙其貿易往來。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4年歐盟與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額預計達到1.7萬億歐元(約2萬億美元),平均每天的交易額就在46億歐元上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與歐盟貨物貿易總額約9759億美元,美國對歐盟貨物貿易逆差為2356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12.9%。
與其美國對歐盟加征30%關稅,而歐盟進行反制相比,歐盟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或將才是正確的選擇。
特朗普關稅影響顯現,美國港口入境集裝箱量連續兩個月下滑!
2025年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已顯現!
美國前十大港口入境集裝箱量連續下滑:5月同比下降6.6%,6月同比下降7.9%,抵消了4月企業提前囤貨帶來的近10%增幅,導致二季度同比下降1.8%,這是2020年以來二季度首次負增長。
資深分析師John McCown認為,該下降由關稅導致且非短期現象,2025年美國年度總進口量可能下降,集裝箱運輸量甚至可能減少25%,若如此,美國年度對外貿易額將減少5100億美元(去年相關貨物總價值為2.2萬億美元)。
從經濟角度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雖旨在保護美國本土產業、減少貿易逆差,但卻使美國港口集裝箱進口量下滑,反映出其政策對美國進口貿易產生了負面沖擊。
企業提前囤貨后的進口量下降,意味著美國市場的商品供應可能受到影響,消費者面臨商品選擇減少、價格上漲的風險;對于依賴進口原材料的企業,供應鏈穩定性被破壞,生產成本增加,可能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擴張計劃。
從貿易關系角度,這一現象也反映出關稅措施易引發貿易伙伴的反制,破壞全球貿易的正常秩序,使國際貿易環境更加復雜和不穩定。
而美國進口量下降,也會對其貿易伙伴的出口造成沖擊,影響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協同發展,不利于全球經濟的復蘇和增長。美國應重新審視其關稅政策,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貿易問題,以促進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