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歐盟委員會公布制裁新名單:俄羅斯22家銀行全部凍結。國際油價自6月起劇烈波動,布倫特原油一度跌破每桶65美元。哈薩克斯坦運輸部發布的航空安全報告中,2024年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墜機事件成為近年來高加索地區最致命的空難。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的最新裁決令俄羅斯在MH17案中全面失分,賠償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每一次權威數據的公開,都是全球局勢的“地震波”。阿塞拜疆的突然舉措,已讓克里姆林宮的夜晚變得格外漫長。
納卡陰影未散,后院烈火重燃
俄烏戰事尚未熄滅,普京已焦頭爛額。莫斯科剛剛連續兩天遭到烏克蘭無人機襲擊,首都防空系統罕見拉響警報。與此同時,俄羅斯的后院——高加索,再次燃起戰火。
2024年12月25日凌晨,阿塞拜疆航空一架Embraer 190客機從巴庫起飛,目的地格羅茲尼。飛機飛入俄羅斯空域后失聯,最終在哈薩克斯坦阿克套附近墜毀。67名人員中,38人當場遇難。阿塞拜疆與哈薩克斯坦聯合調查,發現殘骸中有俄羅斯Pantsir-S防空導彈碎片。黑匣子解讀證實,飛機遭遇外部軍事打擊。
輿論旋即爆炸。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在48小時內兩度發聲,直指莫斯科“拖延調查”“掩蓋事實”。普京第一時間致電表達哀悼,但避而不談責任歸屬,只字未提“導彈”二字。阿利耶夫則公開宣布:“俄羅斯必須為此負責,否則國際法庭見。”
高加索的火藥味,不僅僅是一次空難。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的納卡爭端剛剛落幕,阿塞拜疆“收回納卡”的行動震驚全球。昔日高加索平衡已被打破,俄羅斯本想以“地區盟主”自居,結果變成了“局外人”。納卡走廊談判席上,阿塞拜疆的強勢讓亞美尼亞放低姿態,俄羅斯卻被冷落一邊。
阿塞拜疆強硬出擊,國際訴訟成壓艙石
阿塞拜疆不僅在軍事上出手,更在法律和外交戰線上全面施壓。2025年7月19日,阿利耶夫高調宣布,正式準備起訴俄羅斯,將事件推向國際民航組織和歐洲人權法院。訴訟材料中不僅有黑匣子數據、導彈碎片、衛星圖像,還有外部專家的獨立鑒定。哈薩克斯坦檢方亦證實飛機遭受外部軍事攻擊。
聯合國航空理事會5月裁定俄羅斯在2014年MH17事件中違反國際航空法,須對298名遇難者家屬及相關國家進行賠償。7月10日,歐洲人權法院再度判決俄羅斯全責,并直指俄方長期否認導致家屬“二次傷害”。阿塞拜疆以MH17為例,明確表態:哪怕這場訴訟十年、二十年,也絕不妥協。
普京政府發言人佩斯科夫反復強調“調查還在進行”,但7月20日公開表示“如被起訴,將等待國際法庭正式裁決”。俄羅斯外交部低調處理,避免激化矛盾,經濟制裁、油價暴跌、盧布持續貶值已讓俄高層焦慮不安。
阿塞拜疆的強硬姿態已對烏克蘭、格魯吉亞等鄰國構成示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順勢高調會晤阿利耶夫,兩國領導人并肩出席公開場合。澤連斯基獲阿塞拜疆力挺,堅決拒絕與俄羅斯就被占領土問題妥協。格魯吉亞、南奧塞梯等地局勢隨之緊張。高加索多米諾效應初現端倪。
“多米諾骨牌”效應,俄羅斯影響力加速流失
阿塞拜疆的“法律戰”引發了區域格局的劇烈震蕩。高加索不僅是俄羅斯的“南大門”,更是歐亞能源通道的咽喉。土耳其已公開表態支持阿塞拜疆,歐盟則在能源采購、銀行制裁等層面不斷加碼,西方普遍樂見高加索局勢動蕩。
巴庫接連關閉俄語學校,盤查俄裔居民,俄羅斯文化中心也被勒令停業。反俄情緒在阿塞拜疆街頭迅速升溫。針對烏克蘭戰爭,阿塞拜疆不僅未允許本國公民前往俄軍一方作戰,反而拘捕支持俄羅斯的極端分子,向莫斯科傳遞明確信號:“不再做你的小兄弟。”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撤軍加劇了中東地區的不穩定,也暴露了其全球布局的收縮。國內,車臣、韃靼斯坦等民族地區因財政補貼減少而出現不滿情緒。卡德羅夫雖口頭效忠普京,但車臣內部派系林立,隨時可能因中央權威動搖而爆發新一輪動蕩。
歐盟最新制裁名單發布后,俄羅斯金融系統承受巨大沖擊。盧布對美元匯率跌破歷史低點,資本外逃加劇。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5年6月至7月,俄羅斯原油出口量環比下降8%,對歐出口幾乎腰斬。能源價格下滑令莫斯科財政捉襟見肘,軍費、社會補貼成為巨大負擔。
軍事壓力升級,普京“生死抉擇”時刻
烏克蘭無人機的長驅直入,已把戰爭帶到莫斯科的家門口。俄羅斯防空系統疲于應付,國土縱深反成防御難題。擁有廣闊疆域的俄羅斯,在現代無人機、遠程打擊武器面前,緩沖區優勢已被削弱。每一次爆炸、每一次警報,都在消耗著普京的信任與耐心。
阿塞拜疆的舉動讓高加索其他國家蠢蠢欲動。格魯吉亞、南奧塞梯、北高加索少數民族紛紛觀望,等待適當時機。過去,莫斯科可以靠“鐵腕”壓制所有分歧,如今則只能用“拖延”換來喘息。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俄羅斯若無法穩住高加索,將徹底失去“全球玩家”地位。
普京面臨的,是一場全方位的“生死局”。一邊是烏克蘭戰線壓力山大,前線傷亡數據屢創新高;一邊是高加索局勢全面失控,盟友信心動搖。聯邦財政告急,地方補貼縮水,民族矛盾蠢蠢欲動。任何一次妥協與讓步,都可能成為連鎖反應的導火索。
阿塞拜疆的法律戰,已成為俄羅斯地緣博弈史上的“標志性事件”。一旦國際法庭裁決不利,俄羅斯或將面臨巨額賠償、外交孤立、經濟打擊三重壓力。西方國家顯然希望看到更多國家效仿阿塞拜疆,進一步消耗俄羅斯的戰略資源。
參考資料:阿塞拜疆總統:向俄羅斯追責!
2025-07-20 11:37·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