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愛心學校”學生志愿者在科普課堂上演示“空氣炮”實驗。安徽師范大學宣傳部供圖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王蓓
“原來木頭咬合的地方叫榫頭、卯眼,地震也震不垮!”盛夏7月,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三里鎮綜合文化中心里,11歲的方啟航把剛完成的黏土榫卯小屋高高舉起,興奮地向身旁的“千方愛心學校”支教隊員展示,晶亮的雙眸里閃耀著求知的光芒。
成長如歌。從一個人到2200多人的支教隊伍,從一所偏遠山村的“千方補習班”到覆蓋安徽12個地市、30多個鄉鎮的20多所“千方愛心學校”,安徽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支教團隊用20年的愛心接力,守護孩子們的求知之光,迄今已累計服務鄉村兒童逾萬人次。
“千方”啟航
7月18日,浙江華盛中學物理教師楊千方再次回到安慶潛山市黃柏鎮昆侖村,這個他出生、長大的偏遠山村,是他因教育改變命運的地方,也是他堅持支教20年的地方。
“鄉親們的恩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楊千方清楚地記得,2005年,他考入安徽師范大學,成為村里首名大學生,卻面臨學費無著的困境。“五元、十元……當鄉親們把一張張‘零票子’放在我的掌心時,我仿佛感受到了上面還沾著他們晨起賣蛋的露珠、烈日下種桑養蠶的汗水。”
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恩情,楊千方踏上了求學之路。那一年,“回鄉支教,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夢想,也如一粒種子在他心中萌芽。
2006年暑假,楊千方回到昆侖村,在閑置舊屋里掛起一塊自制黑板,創辦起“千方補習班”,為村里的十幾名孩子義務補習。
返校后,他的情懷和夢想也迅速“點燃”了身邊的同學。第二年,學院組建起一支義務支教小分隊,由楊千方牽頭,再次進入大山。
自那以后,支教團隊的規模越來越大,支教頻率從每年暑期拓展到寒暑兩季,支教范圍從山里擴展至山外。每年如約而至的支教團,是鄉村孩子們的“快樂源泉”,“千方”課堂則是他們學習的樂園。
山區條件有限,支教隊員們就自制教具,嘗試角色扮演、視頻教學,讓孩子們在快樂學習中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考慮到山區孩子多是留守兒童,易產生情感缺失,他們就跋山涉水上門家訪,帶孩子們做游戲、演節目,開展團體輔導,組建臨時家庭,讓孤單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他們還結合時事熱點,將新鮮的人和事“帶”進山村,舉辦升國旗、誦經典等活動,開展科普講座、“中國夢”教育,引導孩子們樹立成才報國的理想信念。
近十年來,“千方”課堂也在蝶變。為了讓深奧的知識在孩子心中具象化,支教隊憑借其理工科專業優勢,自主研發了1200余堂“科普實驗課”。課程表從語數英“老三樣”,升級為“3+N”多元體系,天文觀測、化學魔法、科普實驗、非遺手工、心理劇等“小而精”的課程,為孩子們打開一個無限廣闊的世界。
今年,志愿者劉嘉慧就以NASA“旅行者一號”拍攝的“小藍點”照片開場,運用AI技術和VR眼鏡讓孩子們感受宇宙的魅力。“他們把大學實驗室濃縮進‘行李箱’,把鄉村課堂變成沒有圍墻的科技館。”昆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涂保安感慨不已。
愛的回響
2014年夏天,一條短信讓支教隊員熱淚盈眶:“老師,我考上安徽師范大學了!”發信人是楊文秀,5年前那個躲在教室后排的靦腆女孩。
在“千方”,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統計顯示,20年來,200多名受助學生相繼考入重點高中和大學,其中20多人畢業后投身教育事業,更多人堅持志愿服務,用行動傳遞愛心。
如今已是中學物理教師的趙曉寧,是2020級支教隊員,也是曾經的受助者。“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村民們特地送來自家瓜果的樸實情意,把我‘釘’在了講臺上。”
當愛的鏈條環環相扣,教育也就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潛山支教分隊隊長、2024級物理專業學生詹浩的支教日記里,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話:“我們丈量鄉村,不光用腳步,更用耳朵聽蟬鳴和蛙叫,聽孩子將‘放大鏡’說成‘凸透鏡’時的自信;用眼睛看稻田和炊煙,看老人送來感謝信時的笑容;用心靈感受知識被需要時的重量。”
愛的回響也讓支教隊員受益匪淺。2020級電子信息專業碩士生鄒孝龍連續幾年帶隊前往樅陽、潛山等地開展“千方”支教,他將過程中的感悟與所學專業融合,申報的作品榮獲第十屆“挑戰杯·華安證券”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
立足項目,團隊迄今已孵化科普系列發明、實用新型專利38項,帶動成立科技類大學生社團1個、公益類志愿服務團隊20余支,團隊涌現安徽省“百優”大學生、校十佳大學生等校級以上榮譽學生80余名。
“當年播下的種子,已長成森林;而我們,也在支教中找到了人生方向。”不久前,“千方愛心學校”在昆侖小學舉辦的20周年紀念活動上,楊千方激動不已,“我們堅信,當一群青年把感恩化為行動,把專業融進鄉土,教育公平的種子終會穿石破土,綿延成萬畝蔥蘢。我們用20年的時間證明:這份愛的傳承,正在江淮大地上綻放出絢爛的教育之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