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德國官員一句“想打仗?奉陪到底”的狠話震驚世界政壇。作為背負沉重歷史責任的國家,德國竟用“戰爭”一詞回應美國貿易施壓。
導火索是特朗普政府給歐盟開出的羞辱性關稅條件——對大多數歐洲商品征收15%甚至更高的“基準關稅”。
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終于忍無可忍。德國已要求歐盟委員會準備報復性關稅、數字服務稅和限制美國企業進入歐盟公共采購市場等反制措施。
特朗普設下的8月1日大限一天天逼近,歐盟委員會談判代表仍在布魯塞爾與華盛頓之間疲于奔命。歐盟原本以為只要將對美商品稅率降到10%,就能換來繼續談判的機會。
美國官員的回應卻像一記耳光:特朗普要求歐盟接受對大多數歐洲商品征收15%或更高關稅。
消息傳到柏林,德國徹底爆發。這個歐洲最大的出口國,2024年對美出口額高達1579億歐元,占其總出口的10%。一旦美國關稅大棒落下,德國支柱產業——汽車、機械和化工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德國官員在閉門會議中拍案而起:“所有選項都擺在桌面上,如果美國想要戰爭,他們會得償所愿”。這句狠話通過媒體傳遍全球,其中“戰爭”一詞的分量,在外交辭令中猶如驚雷。
德國已推動歐盟委員會擬定針對美國21億歐元商品的反制清單,涵蓋化學品、塑料和農產品。更狠的是數字服務稅和限制美國企業進入歐盟公共采購市場的組合拳。
德國態度劇變并非一時沖動,而是因為手中握有來自東方的三件法寶。
第一件法寶是高層互訪重啟。7月24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踏上訪華旅程。這次訪問標志著歐盟開始放棄幻想,務實選擇與中國合作。
第二件法寶是年底默茨訪華計劃。德國總理默茨將率領包括大眾、西門子、巴斯夫等30家頂尖企業高管組成的代表團訪華。目的明確:尋求中國對德國的投資,推動中德經貿深度合作。
默茨深知,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德國與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聯手,是抗衡美國貿易霸凌的最佳出路。
第三件法寶最讓德國心動:中國抗擊美國貿易戰的成功經驗。中美貿易戰已持續七年,中國不僅未被擊垮,反而越戰越強。
2025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數據令人震驚:貿易順差達4.2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49.3%,這一數字已占2024年全年順差的70%。德國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2024年德國對華出口超1000億歐元。
德國人仔細研究了中國抵抗美國貿易霸凌的核心秘訣——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實現基本自給自足。相比之下,歐盟仍被捆綁在美國主導的全球供應鏈中,許多國家只能從事低附加值產業,賺取微薄利潤。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就是最好例證。面對美國加征的145%高額關稅,比亞迪通過“產業鏈大遷移”巧妙規避,全球市場份額逆勢突破68%。
德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更是驚人:38%的銷量依賴中國市場,每賣出三輛德國車,就有一輛駛入中國。寶馬追加150億投資擴建沈陽工廠,大眾CEO奧利弗·布魯姆公開警告:“與中國脫鉤,德國將損失百萬就業崗位”。
中歐貿易額2024年已突破8000億歐元,中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當美國市場大門逐漸關閉,東方市場成為德國經濟的避風港。
德國在東西方之間走鋼絲的困境,在7月19日表現得淋漓盡致。當天,默茨率領企業代表團訪華尋求合作,德國外交部卻翻出“中國軍艦激光照射德國飛機”舊案,試圖施加軍事壓力。
這種左手橄欖枝,右手大棒的策略看似矛盾,實則反映了德國的戰略困境。
在安全領域,德國7月14日宣布從美國引進“提豐”中程導彈系統,搭載射程1800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劍指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震怒,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警告:“德國正在重蹈二戰覆轍”。
俄羅斯的反擊迅猛而致命。加里寧格勒的“伊斯坎德爾-M”導彈射程提升至700公里,直指波蘭和立陶宛。德國猛然意識到自己成了美俄博弈的前線炮灰。
此時中國遞出第二件法寶——戰略威懾平衡。7月21日,中國國防部罕見公開“東風-27”高超音速導彈試射畫面,這款射程超5000公里的武器被美軍稱為“關島殺手”。
同時中國對七種關鍵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美國F-35戰機生產線因此陷入癱瘓。德國看透美國的“保護”空洞無力,而中國的“反制”才是真硬實力。
中國給德國的第三件法寶是“全球去美聯盟”。東盟國家與中國達成近零關稅協議,非洲53國加入“一帶一路”新基建計劃,連日本都放棄固態電池研發,采用比亞迪刀片電池技術。
德國工商界直接向默茨發出警告:“如果跟隨美國制裁中國,我們先制裁你!”這不僅是德國的困境,更是整個西方世界的縮影。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從4月提出的20%,到7月12日直接跳到30%,專門針對德國的汽車、機械和化工等支柱產業。美國優先變成要求盟友犧牲的借口。
德國終于明白:美國追求的從來不是盟友關系,而是 “經濟殖民地”。于是默茨政府一面向美國點頭購買導彈,一面向中國遞出“去美元化”合作橄欖枝。德國央行悄然增加人民幣儲備,成為歐元區內對華最積極的經濟伙伴。
美國的霸權邏輯正在走向崩潰。當特朗普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時,中國正在腳踏實地實現民族復興。一個向后看,一個向前看,兩種發展哲學將世界引向不同方向。
德國的強硬反擊像一面鏡子,照出美國霸權的裂痕。當德國財長克林拜爾在G20會議上口出狂言,將中國制造污蔑為“垃圾產品”時,德國企業卻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這種矛盾恰恰證明:政客的傲慢擋不住市場的力量。
中國給德國的三件法寶——高層互訪通道、抗美貿易經驗、全球合作網絡——正在重塑世界格局。
德國汽車業38%的銷量依賴中國市場,每三輛德國車就有一輛駛向東方。當默茨年底率企業代表團訪華,美國才會真正體會到,單極世界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信息來源:歐盟通過總額930億歐元的對美關稅反制計劃 2025-07-24 16:20·新京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