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亞洲杯已經結束,從王思雨、楊力維、黃思靜等老隊員的淚水中,球迷們看出了不甘心,但是力不從心并非是現在才開始的,一年前的巴黎奧運會已經初露端倪!
當亞洲杯半決賽輸給日本女籃,個別媒體與球迷甚至呼吁,如果鄭薇繼續執教,也許結果會有不同!
他們的依據是:當我們還在打以內線為主的籃球時,世界籃球早已經變了模樣,更高、更快、更準才是發展方向。
這也是如今對于現代籃球比較流行的說法,對于這種趨勢,鄭薇與宮魯鳴其實都是堅定的實踐者!
有朋友說:宮魯鳴使用了張子宇啊,根本不符合現代籃球啊!
但是你仔細分析張子宇的上場時間(場均不足15分鐘)與上場時機(比分落后時),宮魯鳴也僅僅是把張子宇當作戰術補充而已,也可以說是戰略棋子。
宮魯鳴的打法本質上與鄭薇沒有什么不同,還是外線為主,突破與快速轉換,包括對于韓旭的使用也如出一轍,努力把她變成能投三分的空間型中鋒,如果把張子宇再換成李月汝,您細品:與奧運會女籃打法是否一致?
包括宮魯鳴堅持的五小陣容來看,他還真沒把中鋒當殺手锏,甚至比鄭薇更酷愛快速且現代的籃球!
個人同意如果李夢在,亞洲杯奪冠可能會更大,但我們也得承認,她們這一批隊員,巴黎奧運會時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但后面上來的球員,卻沒能完美接班!
突然想起籃協副主席徐濟成談論張子宇時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有的是人才!
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除了現有的12名球員,再加上李夢,以及球迷推薦的劉禹彤、張敬一、許晨姸、迪拉娜等人,你會驚訝的發現,我們在后衛與鋒線球員的選擇上同樣捉襟見肘!
但是內線卻恰恰相反,處于一個人才井噴的時代,劉禹彤與許晨姸這樣的球員都進入不了國家隊!
讓我們回到現代籃球說,咱也承認現代籃球呱呱叫,可是咱后衛與鋒線球員從速度到投射,從防守到進攻,打個亞洲杯都費勁,未來等王思雨、李夢、包括被詬病頗多的李緣、楊力維們離開后怎么辦?
總覺得不能為了現代籃球而現代籃球,比如韓旭、黃思靜從去年奧運會到今年亞洲杯,作為內線總是飄在外面投三分,關鍵還沒有準度,那誰搶籃板呢?告訴大家一個數據,半決賽對陣日本女籃,我們僅比對手多一個籃板,以我們隊員的高度,這正常嗎?
現階段務實點才好,既然我們目前中鋒強,就利用好籃下,等外線球員能力上來了,再提現代籃球也不遲!畢竟中國還有一句古話: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朋友們,您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