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賽季上海申花的財報一出,說實話,球迷里頭沒幾個不倒吸一口涼氣的,3.86億的營收看上去挺唬人,但凈虧損1.66億,尤其轉會那塊虧了1800萬,這賬本打開就像揭開了老傷口,申花這么多年擺爛和對噴,難道還沒給管理層敲夠警鐘嗎,問題來了,錢花出去了,成績有沒有跟著水漲船高,轉會市場上折騰一圈,真的值嗎,球迷心里其實早就有一桿秤。
別只盯著表面數字,3.86億的收入拆開看,2.11億靠轉播權,1.31億廣告贊助,剩下的基本上就是體育局和久事集團的補助,1.5億專項補助,等于說,申花今年的運營靠“輸血多于“造血,場上靠外援,場下靠外部資金,這種模式說好聽點叫穩(wěn)健,說難聽點就是沒底氣,遇上風浪還得是自己扛住,靠外頭那點輸血頂多久,難不成年年靠政策兜底。
說回引援,去年冬窗申花一口氣進了謝鵬飛、馬納法、路易斯、高天意,夏窗又租來了費南多,按理說陣容厚度是上來了,但問題來了,這么多新援,化學反應真有想象中那么強烈嗎,成績是有提升,聯(lián)賽17輪過后41分領跑積分榜,紙面實力沒得黑,可轉會虧損0.18億,賣人這塊幾乎沒動作,只是把金洋洋、朱越、戴偉浚這些邊角料球員租了出去,租借收入杯水車薪,你說巧不巧,花大錢補強,最后發(fā)現“買買買砸出來的窟窿比進球還多,這種打法,在中超真的還能走多遠。
再聊聊自我造血能力,這事其實年年都提,可年年都沒啥實質進展,總資產5.58億,總負債3.33億,負債率不低,俱樂部運營一旦資金鏈緊張,立馬就原形畢露,這不是危言聳聽,前幾年聯(lián)賽遇到疫情,贊助撤資、投資縮水,多少家俱樂部直接崩盤,申花現在的局面,雖說有大樹底下好乘涼,可一旦風向變了,靠別人的錢,到底不是長久之計,球迷都看在眼里,嘴上不說,心里門兒清。
當然,成績確實不錯,現在穩(wěn)居積分榜首,外援阿蘇埃補上米內羅的空缺,剛來就進球,球迷點贊回懟一片,場上表現確實提氣,這種“即插即用的外援操作,在中超歷史上也算高效了,回頭看,申花今年引援思路明顯變了,免簽為主、租借為輔,轉會收支終于開始往正向走,這算是亡羊補牢,但難道非得虧到吐血才懂得省著點花錢嗎。
其實申花最大的問題,從來不是花錢多少,而是花錢的效率和方向,過去幾年,球隊在轉會市場上風風火火,買人賣人都圖個熱鬧,結果真正留下來能挑大梁的沒幾個,像謝鵬飛、高天意這種本土中生代,雖說有亮點,但整體即戰(zhàn)力和性價比遠沒有外界想象中高,反倒是一些“冷門引援比如馬納法,表現倒成了意外之喜,申花需要的不是一個個大手筆,而是能真正補短板、提升戰(zhàn)力的精準操作。
外部環(huán)境也不能忽略,申花的曝光度、球迷基礎、商業(yè)開發(fā)能力,理論上在中超屬于第一梯隊,可實際操作上,廣告和贊助收入一直沒能實現大突破,2.11億轉播權收入看上去體面,其實背后也是聯(lián)賽整體價值上升的紅利,真要說起自我造血,還是得在青訓、票務、周邊開發(fā)上下功夫,這塊兒短板一天不補,俱樂部就一天難以完全自主。
現在的申花,成績有了,賬面看著糟心,球隊氛圍倒是正向循環(huán),奪冠呼聲越來越高,球迷在社交平臺上點贊、回懟、對噴,熱度拉滿,這樣的局面當然讓人欣慰,但冷靜下來想一想,靠砸錢堆出來的成績,能撐多久,管理層是不是該考慮下,怎么把成績和財務健康真正掛鉤,畢竟一支俱樂部能走多遠,不只是看一年兩年的積分榜,歷史上像當年大連、恒大那樣的“金元神話,最后不都成了談資和警示。
結尾再聊聊預期,今年申花確實是冠軍熱門,陣容、成績、士氣、輿論,怎么看都像是要圓夢的節(jié)奏,但真正的強隊,不只是場上領先,更得場下站得住腳,別等到賽季末拿了冠軍,回頭一看賬本,發(fā)現自己已經“負重前行,那才是真正的隱憂,球迷當然希望申花好,但更希望看到一個可持續(xù)的申花,每年都能穩(wěn)穩(wěn)當當地踢下去,而不是年年靠補助、年年為虧損找借口,這才是懂球人最關心的事,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