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二十年,隨著貴州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學歷競爭也越來越大,人們都開始重視起了孩子的教育,畢竟,只要還要參加高考,什么課外興趣培訓班,什么素質教育綜合培養,都是虛的,只有分數才是硬通貨。
除非你家孩子從小就規劃送到國外鍍金,不用卷高考。
但是,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而言,高考就是篩選孩子今后是處于社會上流、中間階層還是底層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人生改變命運的機會一共就是3次:投胎、高考和婚姻。
事實上,在貴州,子女真正能考上985、211大學的,都屬于是人中龍鳳的極少數家庭了,這一點,看客觀的數據就知道:
以2024年為例,2024年貴州高考報名總人數為47.25萬人。
而2024年,985大學在貴州的錄取人數為5392人,錄取率為1.1%。
211高校在貴州錄取人數為23365人,錄取率為4.6%。
也就是說,這兩類院校加起來,占比也不過是5.7%。
要期待自己的孩子,超越94.3%的同齡人,成為這5.7%中的一員,對于普通人家的普娃而言,基本屬于天方夜譚。
對此,有些父母還真不要不服氣,各位作為父母的,先不忙要求孩子,先捫心自問,問問自己:
有沒有給孩子提供超越全省94.3%的家庭的家庭背景和成長條件?
有沒有給孩子爭取到全省前5.7%質量的教育資源?
有沒有給孩子買過超越全省94.3%的學區房?
如果沒有,那就不必期待你的孩子在考場上基因突變,像中彩票一樣得到命運的眷顧,考上個985、211了。
事實上,普通人家的孩子,哪怕考上個公立二本院校,他就已經超越了85%的同齡人了,已經算是來報恩的孩子了,父母的付出回報率已經是是相當高的了。
也不要拿那種父母是從事底層工作、但子女考上清華北大的小概率新聞事件來反駁,這種比中500萬彩票的概率還低,人還是要尊重規律。
事實上,貴州那些真正能考上985、211大學的子女,其身后的家庭,多以社會中間階層、中上流家庭比較常見,比如體制內、高校教授、三甲醫院醫師、律師、知名中學老師的家庭為主。
因為,這樣的家庭往往最重視教育,因為這類人的父母,很難有太多的生產資料傳承給后代,父母的專業技能、人脈關系也會隨著年齡變老、退休退居二線而逐漸人走茶涼,這些優勢,子女繼承不了一點。
唯一可以讓子女賴以維持階層護城河的,就是對子女的學歷教育,有了名校學歷,就會有社會兜底。
子女這一代人,但凡有了985、211名校的學歷兜底,他們成為了同齡人當中的前5.7%,已經是有足夠高的階層壁壘了,不會輕易滑落底層。
就算全國80%的學歷貶值,人才貶值,也貶不到這Top5.7%的精英、人中龍鳳身上去,更何況,學歷貶值目前也頂多只是涉及教育賽道金字塔最底層的大專、高職、二本三本、雙非大學,985、211大學的護城河,還是足夠高的,還不至于到連985、211大學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淪落街頭的地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