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正在進行時,關于高考錄取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今天我們來說說貴州考生被“廈大馬來分校”誤錄的事。
據極目新聞報道,近日有貴州考生反映,因貴州省招生考試志愿填報系統未明確區分“廈門大學”與“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導致十幾名考生誤填報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并且被錄取。
錄取就去上不行嗎?可是廈大馬來西亞分校每年學費3到5萬元(文科3至3.8萬,理科4至5萬)首年還要增加5000到1萬的學籍管理費,再加上生活費,一般家庭根本難以承受。
如果不去上的話,會怎么樣呢?廈門大學招生工作人員表示,招生工作都是按程序進行,不可能針對誤填報的考生進行重新錄取。也就是說這16名考生將無大學可上。目前,已有16名考生決定重新復讀。
真替這些同學感到可惜。16個同學呀,都要浪費整整1年的光陰,面對不可預知的明年高考,想想都令人氣憤。
我們再來仔細分析這件事的原委,看看到底為什么會發生這樣不可思議的事。
貴州招生考試院表示,在發給學生的招生報考指南(大厚本)已明確標注廈門大學的招生代碼和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的招生代碼,兩者有明顯的不同。學生自己沒有認真查看才導致了本次填報錯誤,所以學生應自己承擔責任。
再看看學生們怎么說,今年的貴州省招生志愿填報系上兩個代碼顯示的都是“廈門大學”,沒有顯示分校區,投檔分數線上也不顯示分校區,收到的短信也不顯示分校區。所以才造成誤錄的事情發生。
學生承認自己沒有認真翻看報考指南,查閱代碼,存在一定的失誤,但貴州省招生考試填報系統對主校區和分校區沒有區分標注,也是造成學生誤填報的主要原因。況且一兩人誤填報可能是粗心,可是有16人都誤填報了,足以說明考試填報系統的標注是有問題的。貴州省考試院理應為這件事承擔責任。
我覺得學生說得有道理。雖說學生沒有查看報考指南,但省填報系統可是官網啊,上面顯示的理應是最權威的內容。如果你的內容有瑕疵,造成了我的理解錯誤,你應該是有責任的。
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幾天了,任憑這些學生怎樣發出呼吁請求,卻一點用都沒有。16個考生都面臨著無學可上了,可是看看貴州考試院怎樣回應的:
“填報志愿時就要小心,廈大馬來西亞分校這個學校挺好的,就是學費有一點高。”
多么“絕妙”的回答呀!其中之意不言而喻,第一就是誤填報是你們不小心造成的,我是沒有一點責任的;第二就是這個分校值得上,學費就高那么“一點”,能上還是去上吧。
難道學生們不知道分校好嗎?難道他們不想去上大學嗎?工作人員輕飄飄的一句“高一點”,他卻不知道這高的一點可是多少家庭一年的收入呀。
我想打個比喻吧。就像我們日常遇到交通事故,交警經常會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劃分不同的責任比例,各自承擔責任。這次誤錄事件,哪怕這16名考生存在主要過錯,負主要責任,貴州省考試院也應負個次要責任吧,哪怕就是最小的責任,給這些耽誤了上大學的考生表達一聲謙意,總是應該的吧。
可是,什么也沒有,最終還是這些普通的孩子承擔了所有。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