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團隊一開始是何等的囂張?可誰知道,在與中國打了幾輪貿易戰之后,特朗普團隊意識到中國強大的綜合國力,現在不僅一改過往的囂張氣焰,就連對華態度也變得很柔和了!其中特朗普多次表達訪華意愿,就連魯比奧也在此前改變了對華的口風!最近美國副總統萬斯更是直言,中國之所以追上美國,原因不在中國,而在美國的領導人愚蠢!
2025年7月22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面對記者關于訪華計劃的提問,特朗普放下與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會談文件,突然轉向鏡頭:我可能在不遠的將來訪問中國。稍微有一點遠,但也不會太遠。緊接著對馬科斯表示: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關系非常好。
中美貿易戰交鋒后,冰冷的數字揭露了美方戰略的潰敗:2025年上半年中美貿易總值同比下降9.3%,其中第二季度暴跌20.8%。當美國零售業因供應鏈斷裂被迫漲價,而中國外貿總額逆勢增長2.9%創歷史新高時,特朗普團隊終于開啟三步退讓。
具體而言,7月16日,特朗普簽署禁毒法案時一反常態宣稱: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承認中方已追究芬太尼制造者責任。而就在三個月前,他還因此將相關關稅從10%猛增至20%。
隨后,英偉達CEO黃仁勛現身北京鏈博會,美政府悄然批準H20芯片恢復對華銷售。貿易逆差”搶走工作”等口號從特朗普演講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務實訴求:希望中國擴大能源、農產品進口。而這些恰是中國市場所需。
值得一說的是,是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轉身。吉隆坡會見王毅十天后,他向美國外交官發出指令:禁止評論他國選舉。這份被路透社稱為外交政策重大轉變的電報,終結了美國長期干預他國內政的傳統。知情人士透露,此舉直接源于魯比奧目睹中國不干涉內”外交在東南亞的成功實踐。
態度劇變不僅限于特朗普。美國副總統萬斯在2025年7月23日關于AI競爭的講話中拋出重磅結論:“如果美國在關鍵領域被中國趕超,責任不在于中國,而在于美國領導人的愚蠢政策。”他進一步警告:滿足于現有優勢而停滯不前,只會被中國超越。此言直指美國政策僵化與戰略短視,在華盛頓引發地震。
怎么說呢?萬斯那句“愚蠢政策”的回音響徹華盛頓,特朗普團隊已完成從關稅萬能到合作必需的認知重塑。此刻的他們正緊鑼密鼓籌備總統訪華。
這場始于關稅大棒的戰略誤判,終將在互利邏輯前低頭。正如萬斯所悟:阻礙美國前進的從來不是中國崛起,而是自我禁錮的牢籠!
特朗普團隊的態度轉變,既是美國實力相對下降的產物,也反映出中美關系斗而不破的韌性。對于中國而言,既要警惕美方接觸-遏制策略的反復性,也要保持戰略定力,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正如王毅外長所言:"中美關系的未來取決于兩國人民的選擇,而非少數政客的任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