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花的這場足協杯1/4決賽,說實話,賽前真沒幾個人會料到會翻車,尤其是對手河南隊,聯賽十三名,客場挑戰榜首申花,按理說怎么也得是穩進四強的節奏,可比賽打完,申花主場被河南拖進點球大戰,最終遺憾告別足協杯,這結果別說球迷炸鍋,連一些“懂球帝都得重新復盤,問題來了,申花到底輸在哪,是運氣太背,還是隊內有硬傷,這一場,其實已經把不少老問題攤在了臺面上。
先說最直觀的一點——主力疲勞,這話聽著有點老生常談,但這場球你要不服氣,看一看賽程安排和人員調動就知道了,申花有多達8名主力被抽去打國際比賽,尤其是朱辰杰和蔣圣龍,東亞杯三場比賽全勤,15號剛踢完國家隊,16號趕回俱樂部,17號兵發北京,19號又和國安死磕一場中超,強度拉滿不說,精神也一直繃著,轉過頭四天不到又來踢足協杯,球員就是鐵人也扛不住這么折騰,吳曦、于漢超這倆老將,一個36一個38,吳曦還全場踢滿了京滬大戰,結果這場對河南明顯能看出體能拉胯,狀態下滑肉眼可見,這不是情緒化地甩鍋體能,而是數據和時間擺在那,河南隊這邊基本沒人被抽調,體能儲備妥妥的,場上就是比你能跑能拼,這差距你說不是輸球的硬傷,誰信。
再看替補隊員,擺了這么多年了,申花的板凳深度還是讓人操心,這一場高天意傷停,斯盧茨基只能調整首發,楊澤翔、汪海健、阿馬杜頂上來,表現實在不敢恭維,楊澤翔攻不上去,防守還漏人,申花第二個丟球就是他沒盯住阿奇姆彭,直接被人頭球破門,汪海健更是沒有存在感,上半場踢完就被換下,阿馬杜傷病剛恢復,四個月沒首發,狀態還在找,攻防都和之前有明顯差距,后面上來的徐皓陽進攻防守都找不到節奏,最后還罰丟點球,當然,替補里也有亮點,比如楊皓宇、劉誠宇,前者拼勁十足,后者進球也有靈氣,但整體來看,主力和替補的差距,已經不是一句“經驗不足能解釋的,尤其是關鍵時刻用人,總感覺少了點底氣,這不是哪個人掉鏈子,而是陣容厚度和隊內競爭力的問題,真遇到多線作戰,傷病一來就裸奔,這場就是最直觀的例子。
講到傷病,不得不說高天意的缺陣,這絕對是影響全局的致命因素,別看他不是大牌外援,但今年聯賽六次助攻,定位球腳法有目共睹,打北京國安的首球就是他精準傳中,阿蘇埃頭球破門,復刻能力拉滿,這場如果高天意能上,定位球進攻完全可以當成核武器,可惜傷病無情,換了汪海健、徐皓陽、陳晉一、特謝拉輪番主罰,都找不到感覺,場面直接降維,高天意的作用,不只是傳球,更是節奏組織和精神領袖,沒了他,申花進攻明顯缺乏章法,機會轉化率大打折扣,這種關鍵先生的短缺,真不是短期能補上的。
當然,說到底,點球大戰輸了,運氣也確實差點意思,但足球場上,運氣永遠是實力和細節堆出來的,河南能拖你到點球,說明人家準備得夠細,體能儲備、戰術執行、臨場應變都沒掉鏈子,申花主場壓力大,球員心態也難說百分百穩定,點球是心理戰,年輕人罰丟也很正常,梅西C羅都有失手,不能全怪他們,可回頭看整場比賽,申花其實從體能到陣容再到戰術,都沒有壓倒性優勢,主場優勢反倒像是雙刃劍,一旦打不開局面,壓力只會越來越大,這就是強隊在杯賽翻車的通病,誰都逃不過。
賽后網絡上吵得挺熱鬧,有人說主帥用人太保守,有人怪主力體能透支,也有人吐槽替補毫無表現,其實這些都是問題,但根子還是陣容厚度和多線作戰能力不夠,球迷當然希望主力全員健康,比賽順風順水,可現實就是這么扎心,傷病和疲勞是任何豪門都不可避免的麻煩,現在申花終于體會到,板凳深度不是說說而已,真要有備無患,才有資格沖擊雙冠。
展望后面,足協杯沒了,聯賽還在,申花暫時還是榜首,但這個榜首能不能守住,關鍵看能不能解決體能和陣容的問題,高天意的傷勢恢復成了最大懸念,主力輪換策略也得再好好琢磨,年輕球員要多給機會,但也不能把壓力全甩給他們,管理層、教練組都得有動作,不然到了賽季末,真有可能“前半程高開,后半程掉隊,球迷們不想看到這樣的劇情,但足球就是這么現實。
說到底,這場輸球不是偶然,申花到了必須正視自身短板的時候了,不能只靠主力硬撐,也不能指望運氣和裁判幫忙,實力和底蘊才是走得遠的關鍵,這回河南隊給申花上了一課,也給所有想沖冠的球隊提了個醒,杯賽無弱旅,誰都不能擺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