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于24日在社交平臺X宣布,法國將于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國家,成為首個承認該國的七國集團國家之一。法國是迄今為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歐洲國家。目前澳、美、英、新西蘭等仍未承認。
法國擁有歐洲最大的猶太人口,以及西歐最大的穆斯林人口,因此中東沖突往往在法國引發抗議或社會緊張。
在致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的信中,馬克龍強調立即停火、釋放人質、加強援助、人道救援以及推動哈馬斯解除武裝與重建加沙的必要性,同時呼吁巴勒斯坦國承認以色列,以實現相互安全與兩國共存 。
這一決定迅速激起以色列的激烈回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此舉“獎勵恐怖主義,可能催生另一個伊朗代理國”,國防部長卡茨更將其形容為“恥辱”和“向恐怖主義投降”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強烈反對,稱這一“魯莽決定”助漲哈馬斯宣傳,是“向10月7日受害者的一記耳光” 。與此同時,加拿大則重申兩國解決方案立場,并呼吁立即停火,指責以色列阻礙加沙人道援助違反國際法 。
馬克龍此舉表現出法方不再僅僅跟隨美英等盟友的政治腳本,而是試圖塑造具有歐洲特色的中東政策路徑,強調國際法與地區持久穩定的重要性 。受國內外壓力加重:此前法國已在2024年呼吁停止對以色列武器輸送,并禁止以色列國防企業參加法國軍品博覽會,體現法國在以色列軍事行動和人道危機上的批評立場增強 。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副總統侯賽因·謝赫歡迎法國決定,稱其體現了對國際法與巴勒斯坦人民自決權利的支持。歐盟內西班牙和愛爾蘭等國也對此表示贊同,認為法國的做法具有象征意義,有助于推動兩國方案 。
馬克龍的“和平外交”令人震驚:法國1940年曾屈從納粹,現在則選擇與一個仍否認以色列生存權的政體站在一起。歷史未必重演,但法國似乎在一次又一次站在錯誤的一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