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報
7月24日晚,瀟湘晨報記者從多方獲悉,湘西永順縣一名王姓男子在水下失聯5日后被救援隊找到并成功生還。
據家屬發布信息,該王姓男子下水時攜帶氧氣瓶,在7月20日凌晨3時許失聯,此后當地縣城警方、救援隊持續搜尋,并聯系了廣西百色特警協助搜救,于24日下午將該王姓男子從水底下救出,人平安無事。
瀟湘晨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王姓男子下水的河流有數十米深,經徹夜搜尋、排除,最后鎖定水下一洞穴。該洞穴洞口位于水下約九米處,并橫向延伸進山體內部。據荔枝新聞報道,男子憑借洞穴魚類等生存資源,在復雜溶洞環境中存活。
當地救援隊先后深入數十米,未有發現。24日,廣西百色特警洞潛隊伍深入至百米許位置,終于在一氣室處找到失聯的王姓男子。現場視頻顯示,其狀態尚佳。
救援隊工作人員回應稱,被救者40歲左右,被困了5天,目前情況還好。澤家鎮政府方表示,被困地屬于芙蓉鎮,被救者是一名本地人,兩地政府都參與了救援。
什么是氣室?為何水下失聯5天仍能奇跡生還?今年2月,兩名科考隊員在廣西百色市田陽區的一個溶洞內潛水時失聯3天,也是因為幸運遇到氣室,后經多部門長達69個小時的聯合搜救成功救出,這也是中國首例洞穴潛水救援成功案例。
洞穴潛水失聯3天奇跡生還!
國內首例洞穴潛水救援成功
2025年2月5日,兩名科考隊員在廣西百色市田陽區的一個溶洞內潛水時失聯,后經當地公安、應急、消防、急救等多部門長達69個小時的聯合搜救,最終成功將失聯隊員營救出來。從目前公開的報道和所知資料來看,此次救援創造了國內首例洞穴潛水救援成功奇跡。
69小時生死營救,救援難點在哪兒?在溶洞眾多的喀斯特地貌區域進行洞穴潛水,該如何保障安全?一文了解↓
救援隊員裝載潛水器材準備進洞開展營救工作。新華社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供圖)
69小時!
兩名被困人員被成功救出
2月5日,一支洞穴水生生物綜合科考調查隊中有5人潛入水下洞穴,19時返程時發現兩名同伴失聯,于是緊急報警求助。當地公安部門接警后,立即組織多方救援力量奔赴現場展開救援。
救援人員抵達現場后發現,兩名科考隊員失聯的溶洞洞廳寬度大,水深超15米以上。救援人員使用5個200米的大線輪從洞口往水下布置引導繩。
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水上勤務救援大隊隊員 許世德:第一,這個洞穴內部情況是未知的,所以具體會有什么危險,我們也不是很清楚。能見度也不好,所以進度就會很慢。第二,被困者的被困時間較長,沒有食物補充能量,身體比較虛弱,這給我們的救援計劃帶來很大困擾。
經過4個多小時的洞穴潛水搜救,救援人員在水下16米處的一個溶洞氣室內,搜救到一名失聯人員,并成功將其救出溶洞。?溶洞氣室是在水下洞穴中存在空氣的空間,這名失聯人員幸運地找到了一處可藏身的溶洞氣室。
那么,另一名失聯人員又在哪里呢?搜索救援還在繼續。由于水下洞穴情況錯綜復雜,且沒有輔助照明系統,救援人員又先后10余次下探,仍未發現該失聯人員的蹤跡,此時這名科考隊員已失聯超過60個小時。
最終,經過69個小時的不懈努力,救援人員在水下28米處的另一個溶洞氣室內,找到了第二名失聯人員。此時,他已3天未進食,身體極度虛弱。
第二名失聯人員被成功救出溶洞后,迅速送往醫院。目前,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休養,其身體恢復后已經出院。
事發溶洞內部情況如何?
據了解,事發溶洞的洞廳長約200米、寬約80米、水深超15米。溶洞中有很多個未知的半封閉小洞室,這種小洞室內存有一定的空氣,可以讓被困人員維持一段時間。
由于不知道失聯人員被困于哪個洞室,救援人員先要潛入水中,從水底進入洞室逐一搜尋。在水下洞穴中有存在空氣的空間,就是溶洞氣室。第一名失聯人員是在水下16米處溶洞氣室內被發現的,該地方距離救援隊員出發的位置大概300米左右。第二名失聯人員是在水下28米處的一個溶洞氣室內被發現的,該地方距離救援隊員出發的位置約500米。
這場歷時69小時的成功救援,創造了在極端環境下與時間賽跑的生命奇跡。
說到洞穴救援,大家可能會想起7年前發生在泰國的少年足球隊隊員被困洞穴事件。
2018年夏天,泰國一個少年足球隊的12名隊員和一名教練,進入清萊一個山洞探險,后因暴雨導致水位上漲被困。在被困18天后,最終在多國救援隊的努力下全部獲救,引發世界關注,洞穴潛水救援的高難度也因此廣為人知。
此次救援難點在哪?
難度有多大?
廣西百色市公安局城區巡警支隊副支隊長 梁良:第一,水下洞穴的結構比較復雜,比如里面的洞道并不是一條直線,有時候是窄洞,只能一個人通過,然后又突然變得開闊。水的能見度比較差,有時候甚至能見度為零。第二,我覺得是人員的技術,因為洞穴潛水員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像我們這次洞穴潛水救援,最深的深度已經達到了30米。在這種環境之下潛水員要面對各種不利因素,還要防止自己出現氮醉、氧中毒等情況。第三,對于被困人員來講,他們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也很重要,此次被困人員就具備一定的生存技能,且能找到洞室。
救援隊員在進行洞穴潛水救援工作。新華社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供圖)
救援時間線↓
2月5日19時,科考隊的其他隊員發現兩名隊員失聯,并報警求助。
2月5日23時30分許,救援開始。
2月6日4時30分許,在水下16米深的一處溶洞氣室內發現第一名失聯人員。
一個半小時后(約6時),救出第一名失聯人員。
2月8日18時50分許,在水下28米深處溶洞氣室內發現第二名失聯人員。
20時30分許,救出第二名失聯人員。
救援隊員成功救出第二名被困人員小周。新華社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供圖)
整個救援過程歷時69個小時。事后,被救人員和家屬為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水上勤務救援大隊送上感謝錦旗,上書“雷霆蛟龍破萬險,特警蛟龍護蒼生。”
洞穴潛水
如何保障安全?
廣西百色的溶洞資源十分豐富,吸引不少人前來探索。然而,有些未開發的溶洞內環境復雜且暗藏危險。而洞穴潛水區別于普通潛水,對潛水員經驗、潛水線路規劃等要求較高。那么,在廣西、貴州等溶洞眾多的喀斯特地貌區域進行洞穴潛水,開展探險、科考,如何保障安全?來聽國際技術潛水教練的建議。
國際技術潛水教練 李培孟:洞穴潛水需要的培訓、經驗、裝備等條件都相對苛刻一些,所以潛水的目的地適不適合開展活動是第一要素。這些活動不適合普通民眾 、普通潛水員,是有門檻的。廣西和貴州溶洞比較多,如果是第一次去這些地方,出風險的概率會變高,需要把路線規劃好,此外,要遵守潛水領域里的證書規范。
來源:央視網、瀟湘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