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輪》是張碧晨演唱的一首歌曲,至少筆者最初聽的時候是她的那一版。
倒也不是因為張碧晨,而是電視劇《花千骨》。
“圓圈勾勒成指紋,印在我的嘴唇,回憶苦澀的吻痕,是樹根……”
張碧晨的聲音蘊藏的凄美感,和她抒情式的演唱風格,令人耳目一新,在電視劇情節(jié)的烘托下,更能烘托出《年輪》這首歌的虐心之處。每次聽的時候,腦海里總能浮現(xiàn)出小骨的樣子。
相信很多觀眾第一次聽《年輪》也是張碧晨這個版本。
張碧晨演唱過《年輪》之后,汪蘇瀧以幕后創(chuàng)作人的身份,從另外一面呈現(xiàn)細膩情懷的《年輪》。
可以說兩個版本各有千秋。
或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還有就是電視劇劇情的烘托,大部分觀眾都覺得張碧晨版本更深入人心。
《年輪》這首歌之所以會引發(fā)爭議,源自網(wǎng)紅歌手“旺仔小喬”的一番言論。
“旺仔小喬”在某短視頻平臺上有兩千多萬粉絲,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就在近日,“旺仔小喬”稱《年輪》原唱不是汪蘇瀧的話題登上了熱搜引發(fā)爭議。
她在回復網(wǎng)友時稱:“《年輪》是由汪蘇瀧創(chuàng)作,但原唱是張碧晨,我認定的事不會改。”
汪蘇瀧之前在某節(jié)目中回應過《年輪》原唱這件事,并調侃稱:“這首歌詞曲是我,原唱是我,這么說吧,除了張碧晨,這首歌都是我的。”
“旺仔小喬”的言論發(fā)酵后,張碧晨的粉絲、旺仔小喬的粉絲、吃瓜路人等,開始大規(guī)模嘲諷汪蘇瀧,說他的《年輪》是翻唱。
針對旺仔小喬的言論,和不斷發(fā)酵的輿論熱度,汪蘇瀧工作室對接賬號發(fā)文,指出因某博主不當言論導致爭議升級,決定收回《年輪》授權,暫不授權任何演唱。
汪蘇瀧方面的這番舉動針對的是旺仔小喬的言論,以及從平息輿論方面的考量,并沒有要否認張碧晨原唱身份的意思。
結果這個時候張碧晨認真了。
7月25日,歌手張碧晨通過工作室賬號發(fā)聲明回應,關于《年輪》的相關言論引發(fā)了不必要的爭議與誤解,為正視聽,也為維護張碧晨女士作為該作品唯一原唱的合法權益,鄭重發(fā)表聲明。
理由一:時間優(yōu)先,張碧晨女聲版《年輪》作為《花千骨》插曲首發(fā)上線,早于汪蘇瀧版(6月30日。)
理由二:中國音樂著作權僅登記張碧晨為演唱者,汪蘇瀧登記為詞曲作者;ISRC編碼顯示張碧晨版本更早注冊。
理由三:簽約時未被告知存在雙版本計劃,無多版本演唱者約定。
汪蘇瀧方面就很簡單,沒有過多解釋:收回《年輪》所有演唱授權,暫不開放翻唱。
25日凌晨,張碧晨發(fā)文告別《年輪》,一場源于某博主的輿論爭議,意外將一首陪伴聽眾十年的好作品推向風口浪尖,我們倍感遺憾。
感謝十年前與《年輪》的相遇,也感謝過去十年《年輪》帶來的共鳴、淚水與力量,值此《年輪》發(fā)行十周年之際,好好和這首作品告?zhèn)€別。
張碧晨方面的態(tài)度也令大象無形音樂公司總經(jīng)理李思睿很不滿,他用了三個詞“離譜”“沒必要”“無妄之災”。
隨后表示確實該正本清源。李思睿表示:“清楚記得當初收到《年輪》項目的需求時,項目方就是邀請我們創(chuàng)作并演唱,所以我們從創(chuàng)作起始就明確知道男女版本是同時存在的。”
“剛剛翻了一下,十年前的項目往來郵件記錄還在郵箱里。事已至此,《年輪》回家。”
汪蘇瀧只是回應網(wǎng)紅,沒想到張碧晨直接掀了桌子。沒有汪蘇瀧作詞作曲就沒有《年輪》這首歌,原創(chuàng)就是一個歌手最大的底氣。
張碧晨方面如此執(zhí)拗,最終就是得不償失。
不爭了,現(xiàn)在你是“唯一原唱”,但你還能唱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