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買瓶醬油都提心吊膽,字小看不清,就怕買到假貨、過期貨!”年近七旬的老張,在巴中市南江縣某村小賣部昏暗的光線下,費力辨認著調味瓶上的小字。這一幕,曾是困擾當地農村消費者的縮影。如今,隨著南江縣“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的深入推進,老張的擔憂正逐漸消散:“現在村里有了‘食品安全示范店’,買得明白,吃得踏實!”
重拳出擊:民生關切就是行動號令
農村食品安全,關乎千家萬戶。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油污黑作坊、違規添加、山寨包裝、過期原料等問題,南江縣委、縣政府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列為2025年16件民生實事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的重點任務,旗幟鮮明地提出“動真碰硬、一查到底”。南江縣紀委監委靠前監督,推動印發《專項整治行動方案》,聚焦生產、流通、餐飲、校園等重點環節,部署全覆蓋、地毯式摸排整治,劍指頑疾,守護百姓“舌尖安全”。
協同亮劍:整治成效看得見摸得著
方案即出,雷霆行動。市場監管、公安、農業農村等部門迅速聯動,深入鄉鎮小賣部、村小周邊,嚴查無證生產、制假售假、非法添加、使用過期原料、濫用添加劑、標簽不清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期間,召開專題會議8次,南江縣紀委監委全程“嵌入式”監督,實行“周調度、月報表”機制,精準掌握動態。
戰果顯著——
隱患清零:累計摸排問題隱患169個。案件查辦:查辦案件127起,結案105起。重拳清源:查扣各類假冒偽劣食品逾36.2公斤。強化震懾:處罰沒款7.36萬元。
整治效果立竿見影。曾經雜亂的小賣部煥然一新:貨架整齊、明碼標價,部分還專設“臨期食品柜”。村委會公告欄上,醒目的《識假辨假指南》和“12315”舉報電話成為村民的“維權盾牌”。老張口中的“食品安全示范店”,正成為鄉村消費信任的新地標。
創新賦能:破解監管難題提升效能
面對黑窩點隱蔽、攤販反復、個別主體意識淡薄等“老大難”,南江縣創新推出“倒排+突擊+反查”三維線索挖掘法——
“倒排”深挖:將黨員及家屬經營的食品主體列為重點排查對象,聯合部門精準拉單,全覆蓋檢查,提升線索“命中率”。
“突擊”精準:整合12315、企業內部舉報等平臺信息,鎖定高頻被訴、問題反復主體,靶向發力。
“反查”固效:堅持問題導向,對重點對象“回頭看”,嚴打“三無”、過期、“山寨”、非法添加,力求風險“清倉見底”。共治共享:筑牢“產”“消”兩端防線。
整治非一家之事,需社會共治。南江縣精準施策——
關鍵群體“四書”預警:向消費者密集發布《線索征集公告》《消費提示》;向經營者送達《警示短信》《主體責任告知書》,劃清責任紅線。
宣傳矩陣立體覆蓋:借力“3·15”“知識產權周”等節點,深入社區廣場發放海報、普及知識,提升村民識假辨假與維權能力。
創新宣傳引爆參與:“將攝影棚搬上大馬路!”南江縣市場監管局食品股負責人介紹,聯合縣融媒體邀請群眾參與整治宣傳片錄制,以接地氣的方式擴大影響,贏得良好反響。
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永遠在路上。南江縣市場監管局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全面推進農村食品供貨商、經營店規范化建設,嚴打假冒偽劣和虛假宣傳,不斷凈化消費環境,筑牢食品安全根基,讓鄉村的“煙火氣”升騰起安心的味道。(方雪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