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圍繞"年份酒"概念展開的暗戰在江蘇白酒雙雄之間爆發。今世緣酒業通過社交平臺發布兩張頗具爭議的海報,被業界普遍解讀為對同省競爭對手洋河股份的"內涵式"反擊。
第一張海報以“原漿、真年份?無論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為文案,質疑年份酒概念;第二張則宣稱“好酒不僅請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暗諷洋河與京東聯名推出的59元光瓶酒“兄弟情”營銷策略。
這場看似偶然的“碰瓷”,實則源于洋河近期的強勢動作。
6月底,洋河推出定價59元的"真年份"光瓶酒產品。這款以"優選核心產區基酒、100%三年陳"為賣點的新品,被洋河定義為"去掉包裝喝好酒"的國民級口糧酒,并通過"兄弟攜手 共創未來"的主題強化其親民形象。預售首日即秒罄,48小時破萬瓶的銷售數據,直接刺痛今世緣神經。
7月19日起,今世緣經銷商團隊在朋友圈密集發布兩張海報:第一張以"原漿、真年份?無論年份多少,好喝才是王道"質疑年份酒價值;第二張則以"好酒不僅請兄弟,好酒大家一起喝"暗諷洋河"兄弟營銷"的局限性。盡管未直接點名,但結合洋河近期動作與海報發布時間節點,其指向性不言而喻。
今世緣的"反擊"看似抓住了洋河"真年份"戰略的軟肋,實則暴露了自身更致命的缺陷。其2024年財報雖顯示營收115.44億元、凈利潤34.12億元,但省外市場拓展乏力,國緣系列在江蘇政務、商務市場的壟斷地位正被洋河的海之藍、天之藍系列蠶食。
今世緣的焦慮并非空穴來風。其2024年財報顯示,特A+類(300元以上)產品營收占比雖達64.9%,但省外市場收入僅9.26億元,不足總營收的8%。更嚴峻的是,其基酒產能與洋河的差距懸殊。
洋河擁有7萬多口窖池,其中明清老窖池超2000口,年原酒產能達16萬噸,儲能超60萬噸。2024年,其推出“夢之藍手工班”高端線,直接對標茅臺,基酒儲備充足。
今世緣雖在2024年9月投產南廠區2萬噸智能化釀酒項目,總產能達6萬噸,并規劃2025年新增2萬噸清雅醬香型產能,但其基酒儲備始終是行業敏感點。
投資者曾尖銳提問:“若無外購基酒,如何支撐百億級銷量?”今世緣雖回應“以質取勝”,但2024年其中低端酒平均售價21.48萬元/噸,顯著低于洋河的19.49萬元/噸,暴露其產品結構失衡。
自2021年起,中國酒業協會推出《白酒年份酒團體標準》,要求企業必須通過第三方認證并公開基酒年份比例。截至2024年,洋河已有5款產品獲得認證,其"滴滴三年陳"宣傳語具備官方背書;而今世緣至今未提交任何產品的年份認證申請,其"好喝才是王道"的模糊表述在行業標準化進程中顯得蒼白無力。
洋河光瓶酒明確標注“三年陳”,并公開基酒來源,而今世緣從未披露具體年份信息,僅以“清雅醬香”“國緣V9”等概念模糊處理。其實,消費者不再滿足于概念營銷,要求企業公開年份、工藝等信息。
今世緣的遮掩,與洋河的坦誠形成鮮明對比。
在“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費趨勢下,老窖池、充足基酒成為企業核心資產。洋河的16萬噸年產能,遠超今世緣的4萬噸,支撐其從大眾到高端的全價格帶布局。對于今世緣而言,若無法在基酒產能、年份真實性、全國化文化賦能等關鍵領域實現突破,其“百億國緣”的夢想或將遭遇瓶頸。
這場看似偶然的營銷事件,實則折射出江蘇白酒雙雄在存量競爭時代的深層博弈。今世緣的“碰瓷”式營銷,非但未削弱對手,反而暴露自身短板。在真年份時代,基酒產能與透明度就是企業的生命線。
白酒行業的終極競爭,從來不是海報上的文字游戲,而是窖池里的時光沉淀與消費者的真心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