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2025最搶眼的樂隊新聲——心頭肉(MindBodySoul)。
心頭肉是一支臺北五人編制樂隊,因成員音樂喜好難以達成共識,于是他們每人攜曲各自發展,湊出一張五光十色的“試播集”,英譯名《Pilot》,這是心頭肉的首張專輯。低調的“試播”難掩才情,樂隊創作頂尖,釋放出試探潛能的奇光異彩,專輯聽得人羨慕又嫉妒——一張樂隊首專,竟做出多少大團都少有的非凡風采?!
心頭肉,從左到右:吉他手張云嫙、貝斯手譚天、主唱/鍵盤手連亞喆
《Pilot》的別致迅速引起業內狂歡,專輯躋身硬地原創音樂榜4月榜單,隨后又奪下“CareForMusic音樂光榮2025上半年優秀專輯”的交椅,還摘得“拔萃新聲”2025年度新人殊榮!
音樂關懷為心頭肉的《Pilot》做出如下點評——
一支嶄新樂隊做出的“試播集”,竟有超越時空的神韻,心頭肉的風貌直逼“年度樂隊”。機靈的節奏組最先擊中人心,風格百態體現優異包容的審美,配樂簡潔,卻編出紛繁的織體,冷峻的氛圍里,男聲憂郁透著溫情,女聲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不必顧及唱的什么,光是樂音和人聲就成了你的心頭肉。
心頭肉由吉他手張云嫙、貝斯手譚天、主唱/鍵盤手連亞喆、鼓手李柏勛、吉他手蔡承翰組成,于2021年成團。“心頭肉”三個字對應Soul、Mind、Body,寄托著樂隊五人在音樂里全神貫注、投入身心靈的執著愿景。
據舊聞記載,譚天、張云嫙與連亞喆是臺灣清華大學“回聲社”的伙伴,常在一起Jam、寫歌,連亞喆在北上演出時,又結識吉他手蔡承翰與鼓手李柏勛,這些音樂中的際會締結了心頭肉的樂隊緣分。
舊歌《People in My Mind》是他們寫出的第一首歌,流露著心頭肉初期彼此磨合的印記。樂隊成立的四年間,有三人差點退出,后來他們經歷了重新分工、調整寫歌流程,試著接納彼此不同的音樂喜好,信任感與日俱增。即便到現在審美與喜好依舊天壤之別,但心頭肉有了包容彼此的共識。
一按下播放鍵,專輯《Pilot》的驚艷旋即飛揚在耳畔,窸窣的鼓點、伶俐的貝斯、囂張的電吉他、剛柔并濟的男聲……通通一切都那么勾人心魄,拽著你闖入這塊心頭肉。
另類搖滾的基底,描畫著合成器流行、民謠、后朋克、前衛搖滾、抒情芭樂的眉眼腮紅,全英創作,遣詞地道,詩意的語句之下,寫的是生活里的種種遭遇。
心頭肉約定,在《Pilot》里每個人都要嘗試一個“新東西”,于是成員各為專輯突破自我。《Pilot》中有四首歌為樂隊同步錄音——《Before We’re Born》《Head To Toe》《CH Song》《Dune Doom》——它們被巧合地分配在專輯后半段;而其余歌曲追求干凈、準確的制作,以及聲音效果的豐富多元,未采用同步錄音。
心頭肉將整張專輯串起,拍攝了長達46:51的MV《Pilot (Full Album Walkthrough)》,影像集結10人,各自伴著不同歌曲,或游走街頭或乖張舞蹈,畫面內容的即興與心頭肉紛飛的音樂聽感相得益彰。
音樂關懷特邀2025“拔萃新聲”心頭肉,分享他們的音樂風景,聊聊他們各自的心頭肉。
采寫:麻樂
樂隊寫真攝影:郭儀凡
心頭肉《Pilot》專輯封面
試播集
和而不同,大放異彩
音樂關懷:專輯《Pilot》是心頭肉成團四年之后才有的成果,這四年來,樂團在磨合上經歷過什么階段?譬如關系、音樂審美有怎樣的進化和互相影響?
心頭肉:四年內其實有三個人差點退團,大家都有過一些問題要克服,樂團也經歷過許多分工上的重新分配和寫歌流程的調整,我們變得開始會去聽別的團員都在聽什么音樂,彼此的信任感也比較多了。
音樂關懷:專輯在風格上的多元和分散,是否意味著樂團還沒有在審美和喜好上達成共識?打算以后繼續以成員各自發揮、各攜一曲去延展的方式去制作?
心頭肉:在喜好和審美上的確沒有共識,但是我們有達成一個共識就是要盡量去接納彼此不一樣的喜好,之后的創作會不會繼續以這樣的方式創作則不一定,走一步想一步!
音樂關懷:這第一張專輯為什么是一個“試播集”?是在試探什么?
心頭肉:會叫“試播集”主要是因為這張專輯的歌每首風格都太不一樣,歌詞內容也是,唯一能把他們全部兜在一起的概念就是這是我們的第一張專輯,所以取試播集是取它“第一集”的概念。
音樂關懷:這張專輯的曲目中,你們各自的“心頭肉”是什么?為什么?
云嫙:我喜歡《Close Your Eyes》,因為它配置非常簡單,但是還是很動人,歌詞把離別寫得很美,這首歌其實有過另外一個編制比較大的版本,有所有的樂器還有backing vocals,但最后就決定還是簡單一點,我很喜歡這個決定。
柏勛:《Post Punk》,因為它很簡單,沒有什么起伏。
譚天:《Super Water》,我很喜歡在洗澡的時候聽這首歌,感覺很像被凈化了。
亞喆:我最喜歡《Dune Doom》,因為它完全和我寫這首歌時的情緒貼合。
承翰:《Before We’re Born》,因為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回想起和大家在做同步錄音的回憶。
音樂關懷:如果專輯只有業內叫好,沒有收獲廣泛的聽眾,樂團會如何自處?
心頭肉:好像也沒有辦法怎么樣,就去打工然后想辦法寫下一張專輯吧!我們本來寫歌的初心是為了撫平自己的情緒,其實也沒有想過這張專輯能夠真的很成功,畢竟才第一張而已!
音樂關懷:在專輯錄音制作過程里,成員各自有什么難忘的故事記憶?
亞喆:云嫙錄音的時候哭了,那時候因為要唱歌對她來說還不是一個很得心應手的事,所以壓力有點大,大家就先把工作停下來慢慢陪伴她。
云嫙:后來我哭完之后還有另外一首歌要錄,不過這首歌沒有收錄在這次的專輯里,它是一首講世界末日的歌,亞喆會在歌里尖叫和大喊,情緒剛打開沒多久的我就提議要不要大家一起跟著尖叫,最后我們錄完了一首很莫名其妙的歌。
譚天:我那時候也快崩潰了。
音樂關懷:那支超長的專輯影片有10個人參與表演漫步?為何構思這樣一支影片,用行走或漫游在表達什么?根據什么來分配誰走哪首歌?
心頭肉:這個安排是亞喆的提議,因為亞喆很常邊聽我們的歌邊散步,所以想要制作這樣影片,就好像我們在和聽眾一起聽一起散步一樣。
分配的根據則是看這個人看起來像會聽什么樣的歌,比如說云嫙本來想走《CH Song》,但亞喆說他覺得云嫙看起來比較像會聽《Before We’re Born》的人,所以最后就被分配成走《Before We’re Born》。
音樂關懷:如果說心頭肉的音樂是近五年臺灣新樂隊里的前三名,心頭肉對這個評價有何感想?
心頭肉:首先很謝謝你們的評價,我們當然是會繼續努力創作出更好的東西,但是也想說音樂的評價其實很主觀,我們不想太被評價影響,如果評價可以在未來轉換成實質的觀眾來買票那就太好了。
心頭肉
身心靈肉,全神貫注
音樂關懷:最初起心動念要成立樂團的誘因是什么?
承翰:那時候是因為周遭很多人都去音樂祭表演,我就覺得我也好想去音樂祭演出,所以就成團了。
音樂關懷:想要做一個什么樣的樂隊?心頭肉如何定義自己的風格領域?
心頭肉:我們希望盡量不要為自己設限,所以目前也還不知道未來會成為怎么樣的樂團,也像各位聽的,這張專輯非常風格不一定,所以我們也很難定義。
音樂關懷:“心頭肉”這個名字及“MindBodySoul”這三個意象,包含了樂隊對自身價值或使命怎樣的期許或愿景?
心頭肉:英文的意思是希望我們的身心靈都投注在音樂上,心頭肉就是剛好對應到心、靈、身,然后又剛好念起來蠻響亮的。
音樂關懷:在做樂團過程中,你們各自的強項是什么?以及你們各自為樂團妥協的部分是什么?
心頭肉:云嫙是學人文出身的,所以文字能力比較強;亞喆是我們的藝術總監,很多影片、海報的想法都是從他那邊出來;譚天比較仔細,所以我們的錢是他管的;柏勛是我們的吉祥物,他負責活躍氣氛;承翰則是我們的風紀股長。
我們一致認同唯一妥協的部分就是需要付出相當的時間在這個樂團上,每個禮拜都必須集合一次,像去教會一樣,有的人住很遠,像譚天以前在花蓮,就要每個禮拜坐火車到臺北。
音樂關懷:我看到連亞喆曾經多次參加過歌唱比賽,還給自己制作短片取標題“A Star In Progress”,所以是一直有一個明星夢?
(亞喆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很害羞,他回答不了)
音樂關懷:樂團最兇的一次吵架是為了什么?
心頭肉:我們好像沒怎么真的吵過架,大部分都有好好討論,唯一完全感性在生氣的時候反而是在打游戲的時候吧,我們常常一起玩手機版英雄聯盟,有時候會有人爆氣。
音樂關懷:為什么樂隊要以全英創作?
心頭肉:因為中文歌詞有點難寫,對我們來說,寫英文是比較順手的。
音樂關懷:你們各自喜歡的曲風是什么?平時常聽的音樂、音樂人/樂隊會是什么?
云嫙:我喜歡民謠,平常會聽Cat Power、Feist、Kings of Convenience、Clairo。
柏勛:Sex Trance,平常會聽AITANA OFFICIAL。
亞喆:K-Pop、Tenniscoats、Aespa。
譚天:爵士樂,平常聽Aaron Parks。
承翰:另類搖滾,平常會聽Tool。
音樂關懷:影響各自成長的音樂人是誰?你們各自的音樂偶像是誰?
云嫙:One Ok Rock,他們是讓我開始學電吉他的契機,雖然現在不太會彈他們那樣的東西,但某種程度算是我的一個心靈支柱。
柏勛:Skrillex。
亞喆:Justin Bieber。
譚天:Zutomayo。
承翰:周杰倫。
音樂關懷:各自學音樂的經歷是怎樣的?
云嫙:我哥哥在高中熱音社彈吉他,受到他影響我高中也進熱音社彈吉他,后來就一直彈到現在。
譚天:我是從大學進熱音社開始彈貝斯,后來開始到東華讀爵士研究所。
柏勛:我是小時候被父母丟去學打鼓。
承翰:我是高中進吉他社開始彈吉他。
亞喆:我是很小開始就學古典鋼琴。
音樂關懷:心頭肉樂團成員的身份外,你們還有什么(謀生的)身份?
云嫙:目前剛畢業待業中,可能之后會去當英文老師或餐廳服務生。
亞喆:餐廳服務生。
譚天:有在兼職音樂老師,畢業后會想轉正職。
柏勛:在音樂教室當鼓老師。
承翰:在音樂教室教吉他。
音樂關懷:心頭肉的目標是什么?
心頭肉:我們想去大舞臺,像Tiny Desk或是Coachella。
音樂關懷:各自列舉一個喜歡的臺灣樂隊,你會選誰?
云嫙:大象體操。
亞喆:那我懂你意思了。
譚天:草東沒有派對。
承翰:美秀集團。
柏勛:我不怎么聽臺灣的樂團。
音樂關懷:是否有來內地的計劃?有什么進度?
心頭肉:有希望可以去內地演出,不過現在還沒有計劃,希望有機會受到邀請過去演出!
《Pilot》
部分曲目解析
音樂關懷:從第一首《Across the River》開始,就感覺到鼓、貝斯、吉他、歌唱的功力都不淺哎!對于專輯開篇放這首歌,心頭肉是怎么想的?它是樂隊的一次得意炫技嗎?
柏勛:其實沒想過這首歌有很炫技,第一首歌會放這首歌是因為我們覺得這首歌還蠻可以讓人動起來的,所以在開頭就想把他當成是一個暖場的歌,可以抓住別人的注意力。
音樂關懷:譚天在寫《Real Lonely》時,這個“riddler”是個什么角色?3:24之后忽然從爆裂搖滾急轉平靜,這個轉折在表現什么?
譚天:Riddler這個角色就像是一些生活中的難題變成一個具體的角色在問我一些問題,讓我更知道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想要做什么,像是人際、家庭、金錢、未來的問題。這個轉折是代表我在最后把這些糾結放下了。
音樂關懷:《Post Punk》怎么會以音樂風格命名?做一首原汁原味的后朋克?
云嫙:一開始是想要做后龐克所以才這樣取名沒錯,但是在寫的過程中它其實越走越偏,最后的成品根本已經沒有這么Post Punk了。我們很多歌的歌名其實是在最一開始有一個基底的時候為了要分辨哪首是什么歌,就先給它一個暫時的名字,但最后就覺得直接叫這些名字也不錯。
音樂關懷:連亞喆的英語為什么這么好?尤其歌唱時的發音,以為是歐美樂隊!成長里有怎樣的訓練?唱腔又受到哪些人的啟發?
心頭肉:亞喆其實是在美國出生的,國小在美國讀了一年書,后來一直有在接觸歐美的東西,唱腔的話亞喆以前很喜歡Ariana Grande、Christina Aguilera,有練過她們的歌。
音樂關懷:細究連亞喆的詞,英文里滿是詩意,有什么英語詩人或文學作品影響連亞喆嗎?
亞喆:我很喜歡一本書叫《A Little Life》。
音樂關懷:通常心頭肉的詞時是在寫什么?有時看上去像情歌?有時又抽象起來,什么會給大家創作的靈感?
心頭肉:創作的靈感就是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像是亞喆有經歷過從新竹搬家到臺北,《Post Punk》的創作靈感就是這段經歷。
音樂關懷:在連亞喆作為詞曲主力的情況下,其他成員在創作時是否會被動?通常一首歌創作到成型的過程會是怎樣?
心頭肉:其實是反過來,亞喆很需要其他人先把樂器的部分發展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他才能夠把詞曲寫出來,有時候詞甚至是樂器都錄完音之后他才想的。
音樂關懷:《Before We’re Born》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安排女聲獨唱有何用意?歌里張云嫙所寫的這個女人有怎樣的寓意?
心頭肉:我們在做這張專輯的時候有跟大家做一個約定,是大家都要在這個專輯里嘗試一個新的東西,像是亞喆要吹薩克斯風、譚天要拉Double Bass,云嫙則是要唱一首歌,倒不是在專輯安排上有特別的用意。
《Before We’re Born》這首歌的背景是云嫙和媽媽之間的關系,因為媽媽有信奉佛教,所以她相信人會轉世,并且前世的因緣會造就今世發生的事情,所以有時候媽媽會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好的事,歸咎于自己前世欠了債,對云嫙來說,媽媽一直將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歸咎于自己,這首歌的主要情緒就是旁觀著媽媽的心疼感覺。
音樂關懷:《CH Song》的CH是什么意思?專輯前面的歌曲營造出一種嚴肅深沉的氛圍,忽然這首變成明快的Indie Pop,為什么這樣跳脫?
心頭肉:CH是我們團員承翰的名字英文縮寫,因為這首歌是承翰主導的,會想安排這首歌主要是因為不希望整張專輯太沉悶。
音樂關懷:為什么把同期錄音的歌全部放在了專輯后面?是讓更精致編排的曲目在前面突顯水準?
心頭肉:我們也是讀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同步錄音的歌都被我們擺在后面,所以不是特意這樣安排的。當時安排歌的方式比較是去聽每首歌的起伏,前后接起來順不順,然后會照安排好的順序實際聽聽看,聽完再做調整。
音樂關懷:專輯文案提到曲風有R&B,哪首歌是R&B?心頭肉的風格太特別了,以至于R&B都沒那么明顯,還是濃郁的另類搖滾氣質。
心頭肉:我們其實也不覺得這張專輯有很多R&B,最接近這個曲風的應該只有上一張EP《People In My Mind》的《Don’t You Know》。
音樂關懷:好好講一下《Dune Doom》這首歌,這是否在寫成長中的掙扎?三段式的音樂編排以及配合歌詞的轉折,是怎樣成型的?
心頭肉:不是成長中的掙扎,音樂編排上的話,亞喆看過Sting在一次訪談里說過現在的音樂都沒有bridge,亞喆蠻同意一首歌需要有bridge,不然它就會是很扁平的一條線,所以才這樣安排。
音樂關懷專訪
草蜢陳惠婷Cicada達聞西
當代電影大師島嶼心情丁世光古田小伙
鬼否黃妍Jei CyclistLeo1Bee
李浩瑋Matzka莫西子詩南西肯恩
Shanghai Qiutian聲音玩具淺堤邱比
體熊專科甜約翰完美倒立鴨打鵝
楊策葉喜兒椅子樂團
尹立堯Yufu郁夫張醒嬋莊主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