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母是海上霸主,噸位大,防護厚,帶一大堆護衛艦,還能起降飛機,戰斗力超強。中國東風導彈,尤其是東風-21D被叫作航母殺手,射程遠,速度快,能從陸地打到海上的大目標。
若擊沉一艘美國航母,需要多少枚東風導彈?美國專家研究過這事兒,給出的答案是,至少得幾枚到十幾枚不等。
東風-21D是中程彈道導彈,射程超過1500公里。它用固體燃料,兩級推進,從移動發射車上打出去,飛到高空再俯沖下來,末段速度能超音速好幾倍。彈頭能機動變軌,還帶引導系統,精度高,能瞄準移動目標。2010年美方情報部門就確認中國部署了這種導彈,專門針對航母編隊。
東風-26更狠,射程4000公里,能打關島那種遠目標,還分常規和核彈頭版本。2020年,中國測試過東風-26B,打中南海移動船只。這些導彈設計就是為了突破美軍防御網。
美國航母可不是紙糊的。拿尼米茲級來說,排水量10萬噸,船體用高強度鋼板,內部分隔艙室多,就算中彈也不會馬上沉。
航母編隊有驅逐艦、巡洋艦護著,這些船上裝宙斯盾系統,能探測來襲導彈,發射標準導彈攔截。航母自己還有近防炮、電子干擾設備,能迷惑導彈引導。
美國專家對這事兒有詳細分析。海軍情報副主管特魯斯勒說過,中國東風導彈是威脅,但美軍一直在跟蹤,東風導彈的命中率在防御下可能只有10%到20%,沒那么容易得手,一兩枚導彈想直接干掉航母,基本不可能。
福布斯雜志一篇文章里說沉沒一艘超級航母,需要11到12枚超音速導彈,因為航母能承受好幾發打擊還不沉。
另一邊,美國海軍研究所報告指出,東風-21D一發命中能造成“任務殺傷”,單枚東風-21D的彈頭重量500公斤左右,動能加上爆炸力,夠把航母甲板砸壞,讓飛機起降不了,但要沉船,得多次命中關鍵部位,讓海水大量涌入。
里科弗海軍上將在國會聽證會上說,航母在真實戰爭中存活時間可能只有幾天,因為密集攻擊下太脆弱。國防情報局報告提到,中國東風系列能精準打擊,但美軍有預警系統,能讓航母提前機動躲開。
2005年,美軍拿退役的“美國”號航母在大西洋海域花一個月時間做實驗,用導彈、魚雷、炸藥反復轟。開頭幾周,空中導彈打上層,魚雷炸船底,航母搖晃但沒沉。直到最后用內部炸藥引爆,才徹底斷裂沉沒。航母抗打擊能力強,修復也難,但沉沒需要累積損傷。
中國有研究團隊用電腦模擬,說用24枚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能摧毀整個福特級航母編隊。這不是擊沉單艘航母,而是打散整個群。東風-17速度更快,軌跡難測,模擬中20輪推演都成功了。
=為什么需要這么多枚?主要是防御問題。航母編隊防空網層層設障,標準導彈能攔截一半以上來襲目標。中國導彈要飽和攻擊,就是同時發射一大堆,讓防御跟不上。
專家估算,突破宙斯盾,得8枚以上東風導彈,其中幾枚直接命中航母。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算過,一枚500公斤彈頭以6馬赫速度撞擊,能量相當于一枚亞音速導彈的動能加爆炸力,但航母有分艙設計,能限損傷擴散。
戰略上看,這事兒不光是導彈數量。擊沉航母需要情報支持,得先找到目標位置。中國用衛星、雷達、無人機偵察,美軍則用電子戰干擾。國防部報告指出,中國東風-26能打到第二島鏈外,威脅關島基地,但美軍在開發激光反導、分布式作戰,分散風險。
海軍戰爭學院專家分析,東風系列改變了游戲規則,美軍不能再靠航母單打獨斗,得結合潛艇、無人機、多域作戰。
成本角度,一艘福特級航母造價130億美元,東風-21D一枚估計幾百萬美元,用10枚換一艘,劃算多了。但實際戰爭中,誰都不想輕易開打,因為核航母沉了,可能引發更大沖突。美方撤出中導條約,就是因為中國部署這些導彈,覺得不公平。現在,美軍在研發自己的中程導彈,平衡力量
東風導彈強在速度和射程,美航母強在防護和體系。未來技術發展,誰知道呢?但從公開資料看,需要的導彈數量超乎想象,不是一兩枚的事兒。希望和平,別真到測試那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