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各國這回總算醒悟了!馮德萊恩剛離開中國之際就亮劍,歐盟成員國通過對美反制的報復性關稅清單,千億關稅大棒即將砸向華盛頓。
馮德萊恩對華態度突變后,中方有關部門作了最終總結——中歐會晤達成重要共識。
7月24日,就在歐盟高層馮德萊恩和科斯塔在北京取得重要成果之際,歐盟成員國“火速”批準了歐委會提出的反擊美國關稅的報復性關稅清單,歐盟終于狠下心來,對美關稅反擊正式靴子落地。
美國對歐洲加征30%高額關稅,絲毫沒留任何情面,同時日本通過強硬的手段成功將關稅談判到15%,這些都深深刺激著歐盟各成員國。
8月1日特朗普設定的關稅大限將至,歐盟高層在7月23日先跑了一趟日本,參與第30屆日歐峰會,隨后又馬不停蹄的前往北京參加第25屆中歐峰會,傾力維護和拉攏中國和日本兩大貿易巨頭的關系。
可以說,歐盟已經開始醒悟,甚至有點后悔。
在美國寄出關稅信函前,歐盟傾盡全力炒作中國產能過剩、組織中企參與500萬歐元以上器材招標、在18輪涉俄制裁中制裁10家中企等等,如今聽到30%關稅噩耗,才知道“投美所好”不過是白干一場。
于是歐盟就不再有所保留,趁著雙核心領導馮德萊恩和科斯塔赴中日之際,各成員國高舉贊成票,對美國飛機、汽車、農產品、酒和鋼鋁等產品加征30%報復性關稅,總額高達1090億美元。
8月1日美歐關稅協議一旦破裂,8月7日即刻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加入反美清單中的還有美國肯塔基州的波本威士忌,即便法國和愛爾蘭在歐盟進行了強烈的游說,以此避免自家葡萄酒遭受美國關稅報復,顯然歐盟沒有留一點余地。
從這里就能看出歐盟此次報復性關稅反制,態度還是很堅決的。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像中國日本一樣硬剛美國關稅,才能有一線生機,歐盟此時回過頭來還不算晚,如果一味的迎合美國,菲律賓就是下場。
7月25日,菲律賓前總統發言人蒂格勞發文痛批現任總統小馬科斯,稱其“與美達成的19%關稅是重大成”的言論是欺騙人的,并且菲眾多附和的媒體都是假新聞。
作為美國攪合南海的馬前卒,菲律賓為迎合美國不惜對抗我們,小馬科斯甚至親自登門求美關稅讓步,結果最終美國僅象征性的砍了“1%”。
更打菲臉的是,縱觀整個2024年,菲律賓對美的貿易順差僅僅只有49億美元左右,說白了,美國連這點錢都不想給菲賺,并且還要占對菲零關稅的便宜。
同樣的道理,歐盟在4月初發動關稅戰后,主動把對華關系搞的很差,但直到美30%關稅大棒砸下來后才清醒一點,而這次跑去中國和日本一趟,中國和日本都給足的底氣,歐盟才敢批準對美千億商品反擊措施。
為啥說歐盟真的醒悟了?其實并非是我們一廂情愿,我們看這次馮德萊恩訪華后,中歐雙方的反應和措辭就能略知一二。
24日馮德萊恩在北京發表演講時親口承認——“中歐貿易關系已經達到明顯的“拐點””,“重新平衡雙方關系至關重要”。
其實馮德萊恩訪華前,外媒報道此事時,多數用“歐委會主席的緊張北京行”來描述,因為就在中歐第25屆峰會舉辦前幾天,歐盟還將10家中企列入對俄制裁的名單中,中歐雙方交鋒愈發激烈。
雙方看樣子看陣仗,似乎沒有指望這次關鍵峰會能解決雙方的矛盾和分歧。
歐盟一邊想堵死中國龐大產能進入歐洲的途徑,另一邊又不肯放棄中國14億人的龐大市場,于是在稀土、貿易和烏克蘭問題上大做文章,逼迫中方讓步。
但歐盟沒想到我們壓根兒不讓寸步,在中國這兒沒占到便宜,反倒被美國薅羊毛,30%關稅讓歐盟慌了,于是馮德萊恩趕緊啟程到中國、日本要底氣。
所以說歐盟和馮德萊恩訪華后態度大變,不是沒有緣由的。
同時馮德萊恩結束中國行程后,雙方的成果還得到了中方的肯定和確認。
7月25日,中方專門就中歐之間的“產能過?!薄ⅰ爱a業補貼”等分歧進行了回復,承認雙方之間的分歧,直接點明了歐盟提出的這兩點問題,就是給保護主義找托詞,并且奉勸歐盟不要奉行“雙重標準”。
同時我們也肯定雙方會晤達成了重要共識,這次會晤是積極的,也是有建設性的。
馮德萊恩前腳剛走,中方一天之內兩次回復中歐峰會的相關問題,恩威并用,劃了紅線的同時也肯定了會晤的結果,充分表明了我們同歐盟之間的關系,仍舊保持博弈的同時,也得到了階段性的緩和。
總之歐盟對華態度開始轉變,是件好事,雖然這是為對美關稅反擊做的準備,借中歐峰會制造與美博弈的籌碼,但中歐關系就是這樣,分分合合,在博弈和合作中穩步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