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還沒有結束,泰柬邊境又傳來了不好的消息。7月24日清晨,泰國與柬埔寨邊境的寧靜被炮火撕裂。泰國空軍出動6架F-16戰斗機越境轟炸,摧毀柬埔寨第8和第9步兵師的指揮部;柬埔寨則動用BM-21火箭炮猛烈還擊,炮彈擊中泰國邊境城鎮的加油站和醫院。
沖突迅速蔓延至素林府、烏汶府等六處邊境點,形成一條長達250公里的“邊界斷裂帶”。截至25日,沖突已造成至少9名平民死亡,數十人受傷,超過4萬居民被迫緊急撤離家園。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好端端的怎么兩個國家突然就打起來了,它們到底在爭什么呢?
了解這段歷史的朋友,大概就知道泰柬邊境爭端的核心,其實就是圍繞在帕威夏寺及其周邊4.6平方公里的“未裁定區域”。這一爭端不是新問題,而是法國殖民統治遺留的歷史苦果。
1907年,法國殖民政府繪制的地圖將帕威夏寺劃歸柬埔寨,但地圖邊界與自然地形不符。泰國堅持以實際管轄為依據,主張該區域歸屬泰國,埋下了持續一個多世紀的主權爭議。
1962年,國際法院判決帕威夏寺主權歸柬埔寨所有,卻留下一個棘手的尾巴—— “周邊土地歸屬未定”。這種“廟歸你,地歸我”的奇特局面,成為全球罕見的領土爭議案例。
2008年至2012年間,雙方在此區域多次爆發流血沖突。2023年以來,邊境地雷事故和巡邏糾紛不斷,爭議地區的鐵絲網布置和無人機偵察分歧成為新導火索。
這次泰柬兩國打起來的導火索是什么?
此次沖突的直接導火索頗具戲劇性。7月下旬,一名泰國士兵在烏汶府邊境巡邏時踩中地雷,右腿被炸斷。泰國政府隨即宣布召回駐柬大使,驅逐柬埔寨駐泰大使,并封鎖六個主要邊境點。
柬埔寨外交部否認新埋地雷,反指泰方越界巡邏、誤入雷區。而泰方堅稱事發地點位于己方實控范圍內,地雷是“新近布設”。
外交抗議迅速演變為軍事對抗。7月24日,雙方在達蒙通寺附近爆發激烈交火,BM-21火箭炮的呼嘯聲打破了邊境的寧靜。不到6小時內,交火蔓延至周邊四府。
其實兩國表面是領土爭端,背后卻是兩國的國內政治博弈。
泰國正處于看守政府階段,代理總理普坦上任不久,政局動蕩。軍方迫切需要通過對柬強硬姿態來提升國內威望,邊境沖突成為凝聚民族情緒的便捷手段。
柬埔寨方面,新首相洪瑪奈上任未滿一年,缺乏施政基礎。面對國內質疑,對泰強硬成為其鞏固領導地位的有效策略。主權問題成為兩國領導人轉移國內矛盾的“萬金油”。
更微妙的是政治家族恩怨。6月18日,時任泰國總理佩通坦同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的通話錄音意外曝光,引發泰國政壇地震,直接導致佩通坦7月1日被停職。這一“電話門”事件使兩國關系雪上加霜。
此次泰柬交火,對我國有啥影響?
在經濟上,中國在東南亞的“一帶一路”布局可能受阻。泰國關閉所有與柬埔寨接壤的邊境口岸,導致邊境貿易中斷,區域供應鏈受到沖擊。柬埔寨農產品出口受阻,泰國東部省份物價上漲,直接影響區域經濟穩定。
在安全上,戰火蔓延威脅中國邊境安全。中國駐柬使館已緊急發布安全提醒,要求邊境中國公民加強防范。沖突若持續升級,可能波及整個中南半島安全局勢。
在地緣政治上,東盟內部撕裂將影響區域穩定。柬埔寨可能進一步強化與中國的軍事合作,尋求邊防監控和雷達系統支持;泰國則加緊向美日澳聯盟靠攏。這種陣營化趨勢將削弱東盟中心地位,對中國周邊外交環境構成挑戰。
中國正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對泰柬沖突表示擔憂,呼吁雙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并將繼續以公正立場勸和促談。”
中南半島上空,被炮火驚飛的鳥群盤旋不去,它們的歸巢之路如同這片土地的和平前景一般未知。邊境線上,四萬多名撤離者凝視著家鄉的方向,而大國的棋局才剛剛展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