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剛打響那會兒,德國還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援烏態度冷淡得很,結果在美國連哄帶壓之下才勉強動起來。
可現在好了,不用人催,德國自己主動援烏,彈藥、坦克、導彈一個勁兒地往烏克蘭送,這下反俄動機藏不住了,連“接班美國”的勁頭都冒出來了。
西方參戰其實已經是既成事實(美媒報道截圖)
“愛國者”現在成了烏克蘭最期待的裝備
德國人這次真把家底掏空了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以德國自身防空能力不足為由,對提供更多“愛國者”系統持保留態度。
但在2025年7月,他的立場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德國與美國達成協議,將一次性向烏克蘭轉交5套現役“愛國者”系統。
這意味著德國聯邦國防軍手中可用的同類系統,將從原有的6套銳減至僅剩1套。
這套唯一的系統,還要承擔起保衛整個德國領空的象征性任務。
此舉無異于將德國本土的防空安全放到了一個極低的位置。
為了促成這筆交易,美國承諾將為德國補充新系統,甚至不惜推遲原定交付給瑞士的訂單。
這顯示了北約核心圈推動戰事升級的強烈意愿。
德國的意圖,并不僅僅是提供防御性武器。
幾乎在同一時間,德國陸軍少將克里斯蒂安·弗倫丁公開表態,他敦促烏克蘭應利用西方提供的遠程武器,對俄羅斯本土縱深的機場、兵工廠和后勤樞紐發起攻擊,以此來削弱俄軍的戰爭潛力。
這番言論清晰地表明,德國的戰略目標已經從幫助烏克蘭“頂住”,轉變為支持烏克蘭“反擊”。
柏林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北約內部樹立更具影響力的領導者形象,徹底擺脫戰爭初期因援助遲緩而留下的負面印象。
不過,這一宏大的戰略構想,建立在一個脆弱的前提之上:烏克蘭必須是一個能夠高效、統一地執行這一戰略的穩定實體。
但基輔的現實,卻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
前線沒崩,基輔自己先亂了
就在德國將軍們伏案研究地圖,替烏克蘭精心設計反攻路線的同時,烏克蘭國內卻突然風起云涌。
7月22日,烏克蘭國家調查局突然采取行動,以涉嫌腐敗等罪名,逮捕了至少6名高級軍官。
與以往不一樣,被捕的人里含金量爆表,其中最炸裂的,就是國民衛隊副司令亞歷山大·比盧斯。
他可不是個無名小卒,而是在前線拼過命、立過功,被不少烏軍士兵視為“硬漢榜樣”的戰爭英雄。
他的落馬,就像往軍隊里扔了一顆定時炸彈,瞬間把原本就暗流涌動的軍心攪得七零八落。
要知道,烏克蘭國民衛隊是一支20萬人規模的重裝力量,歸屬內務部,兵種構成復雜得像一鍋大雜燴。
正規軍、警察、邊防,還有不少極右翼民兵和雇傭兵混在其中,一直是烏克蘭政權維穩和補充前線兵力的中堅力量。
如今比盧斯被抓,等于在軍隊里撕開一道口子。
這起事件的嚴重性,連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局長瓦西里·馬柳克都無法忽視。
他罕見地對這種內部清洗行為發出公開警告,暗示此舉可能動搖國家的根基。
軍隊的動蕩迅速傳導至社會層面。
從7月22日開始,基輔、利沃夫等多個主要城市爆發了全國性的反政府示威活動。
民眾對澤連斯基當局的不滿,與軍隊內部的危機形成了共振。
俄羅斯的應對策略,在過去兩年中幾乎沒有變過,那就是利用其龐大的體量和資源,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面對西方不斷升級的援助,莫斯科的選擇不是尋求對等的技術對抗,而是加倍投入消耗。
到2025年,俄羅斯的軍工體系已經完全轉向戰時軌道。
其國產化的“天竺葵”-2無人機產量,從過去每月約300架,猛增到每天超過100架,其目標產能更是瞄準了日產500架。
同時,“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和Kh-101巡航導彈的產量也實現了數倍的增長。
廉價而大量的無人機和導彈,成為了消耗烏克蘭防空力量最有效的工具。
用一枚價值近500萬美元的“愛國者”-3攔截彈,去對付一架成本可能不足5萬美元的無人機,這筆賬無論怎么算,都是虧本的。
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是“消耗”烏克蘭,而烏克蘭當局的內部清洗行動,正在進行一場效率更高的“自我消耗”。
西方的援助,就這樣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德國提供的先進防空系統,本應去保護烏克蘭的關鍵設施,但保護這些設施的烏克蘭士兵,卻可能因為對基輔的不滿而選擇袖手旁觀。
外部的輸血,根本無法彌補內部失血造成的虛弱。
回過頭來看,德國在2025年7月的這場豪賭,從一開始就押錯了對象。
柏林賭上了自己的國家安全,試圖在烏克蘭身上實現自己的戰略抱負,卻忽視了烏克蘭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已經出現的深刻裂痕。
當一座堡壘開始從內部腐爛時,再堅固的城墻也失去了意義。
俄烏戰爭進行到這個階段,決定其最終走向的,可能已經不再是某一件先進武器的交付,也不是某一次戰役的勝負。
關鍵在于,烏克蘭作為一個國家,能否重新凝聚其內部的共識,維持最基本的政治穩定和軍事紀律。
如果內部的分裂和斗爭持續下去,那么任何外部援助都將失去意義。
西方的戰略也因此被逼入了一個死胡同。
停止援助,烏克蘭的防線可能會迅速崩潰。
但繼續向一個正在自我瓦解的政權投入巨額資源,更像是一場注定血本無歸的投資。
這迫使西方決策者必須重新審視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援助一個無法自救的盟友,其最終的意義何在?
參考信源
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