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像道無形的墻,擋著許多年輕人的腳步
2025-07-25
騎友帶著女兒來書店時,姑娘手里的《教育學》被翻得卷了角。“考教師編,非咱縣的不考。”
騎友把西瓜放在桌上,聲音里帶著無奈,“我說先去學校當臨時工,邊干邊考,她不肯,說‘分心’。”
姑娘坐在窗邊,手指無意識地摳著書脊。
我想起我們縣城那個數據:“今年全縣教師編招10人,報了1900多,光985就有 29 個。” 這數字像塊石頭,壓在許多年輕人的心上——他們以為 “鐵飯碗” 是個安穩的港灣,卻沒料到,想擠進去的人早已排到了海平線外。
“二三十年前考編時,本科就能報,”我給姑娘倒了杯水,“現在很多小學都要研究生了,不是學歷貶值,是占著坑的人太多。你去學校看看,多少老師在辦公室喝茶看報,課都讓代課老師上,財政哪敢再招人?”
姑娘抬起頭,眼里有層薄霧:“可除了考編,我還能干嘛?學的師范,別的也不會。”
這讓我想起抖音上那個裝空調的姑娘。視頻里她踩著梯子在三十層樓外捆銅管,風把工服吹得鼓鼓的,她卻笑得燦爛,配文是“今天掙了800,夠給媽買降壓藥了”。才發了三個月,粉絲就漲到五萬,有人問“女孩子爬那么高不怕嗎”,她回“怕,但比起在家啃老,我更怕窮”。
類似那個窮病,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有愿出門打工呢?
我跟姑娘算了一筆賬:前段時間見了不少江蘇的朋友,江蘇那邊的縣級市一年招兩百多個老師,競爭比安徽小一半;浙江的私立學校待遇高,還不限制戶籍。“你看那些去南方的師范生,”我說,“有的在私立學校當班主任,年薪二十萬,不比在家硬熬強?”
她卻搖頭:“離家太遠,不穩。”
“穩”這個字,像道無形的墻,擋著許多年輕人的腳步。
同學弟弟,當年要是抱著“修車才穩”的念頭,哪有后來的電池維修店?想起修中央空調的師傅,若覺得 “修家用空調更穩”,也賺不到現在的錢。所謂 “鐵飯碗”,從不是某個固定的崗位,是“不管在哪都能端住碗”的本事。
騎友的女兒臨走時,我把一本《職業規劃指南》塞給她:“考編可以,但別把自己困死在一條路上。你看抖音上那個裝空調的姑娘,人家沒鐵飯碗,不也活得熱氣騰騰?”
姑娘接過書,指尖在封面上頓了頓。窗外,那個大學生外賣員正騎著車經過,車筐里的藥盒晃了晃——他或許也在考編,或許只是過渡,但至少,他沒讓自己困在“非什么不可”的執念里。
這世上的路,原是有無數條岔口。有人擠在“鐵飯碗” 的獨木橋上,頭破血流也不肯回頭;有人拐進旁邊的小道,卻發現那里草木蔥蘢,別有天地。就像修中央空調的師傅,沒人給他發編制,可他手里的扳手,比任何“鐵飯碗”都更攥得住日子——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安穩,從不是 “碗不碎”,是 “不管啥碗,都能端得穩”。
夕陽透過玻璃,在姑娘的書上投下一塊光斑。我忽然希望,她能在那光斑里,看見除了“考編”之外的千百種可能——就像那個裝空調的姑娘,在三十層樓的風里,活成了自己的光。
今天是寫日記的第4168天
已看電影推薦:《一個頭兩個大》
一句話影評:就算我是精神病也是愛著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