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5-07-25至2025-12-31
吉林日報社
規則
01
征集內容
?時間之河: 2000年以前的人民廣場老照片及相關日記。
?記憶切片: 廣場四季景致、時代生活掠影(家庭合影、慶典盛況、民俗活動)、重大歷史節點影像。
02
?征集時間:2025年7月24日至2025年12月31日
?投稿通道:下載《吉林日報》彩練新聞APP,通過“人民廣場歷史老照片吉林日報彩練征集令”征集投稿端口投稿。
?投稿中請注明拍攝者(或提供者)姓名、拍攝時間及照片背后的故事簡述(如:“1985年冬,人民廣場全家合照”)。
03
聯系電話
0431-88600562
人民廣場的生命史詩始于1932年。當初名為“大同廣場”,六條通衢如時光之臂伸向遠方,中央花壇簇擁著海拔標高石,默默丈量著長春起伏的胸膛。 1945年,蘇軍烈士紀念塔凌空而起,銅鑄的“雅克”戰機傲立云霄,見證友誼的誓言劃破長空。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長春,將其更名為人民廣場。2003年,長春市人民政府決定重建廣場并維修蘇軍空軍烈士紀念塔。2012年3月,因長春軌道交通1號線人民廣場站建設,廣場周圍架起圍擋,地鐵工程啟動。2017年5月18日,伴隨長春國際馬拉松舉行及地鐵施工臨近尾聲,廣場圍擋部分拆除,進行了臨時綠化。而今,隨著2025年7月21日長春市人民廣場地鐵站D口的開通,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廣場也將結束22年的封閉,重新對外開放。
老照片是時光的拓片,定格城市的骨骼與靈魂——也許是夏日濃蔭下孩童追逐的身影,也許是冬日塔影中戀人依偎的輪廓;抑或是廣場周圍消失的舊書攤、老茶肆,抑或是節日慶典中群眾如潮的激昂脈搏。每一張模糊光影,都是長春肌理不可磨滅的印記。
您,就是歷史的講述者! 無論您是影像中的少年,還是鏡頭后的記錄者,或是相片的守護者——您的回憶與珍藏,皆可化作歷史的注腳。
原文鏈接:「鏈接」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