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內蒙古大興安嶺7月26日電 題:山林“吐金”:菌香四溢撐起“億元夢”
中新網記者 張瑋
品牌價值6.18億元!內蒙古“大興安嶺黑木耳”憑借卓越的品質入選“2024中國食藥用菌區域品牌價值榜單”,這是今年滿歸森工公司白馬食用菌基地最大的喜訊。
26日,記者走進這座位于中國最北端寒溫帶原始林區里的食用菌基地,探訪它是如何林下“生金”的。
圖為林業工人現場制作黑木耳菜品,供參觀者品嘗。中新網記者 張瑋 攝
內蒙古大興安嶺滿歸生態功能區位于北緯52°高寒地帶,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濕潤,晝夜溫差大,純凈的空氣、無污染的水源和肥沃的腐殖土為黑木耳生長提供了優良環境。
盛夏是黑木耳豐收的季節。基地里一座座標準化溫室大棚依次排開,黑亮肥厚的木耳一朵朵盛開,綴滿菌袋,林業工人穿梭于菌袋間,忙著采摘、搬運、晾曬、分揀、包裝……
“我們目前有64座大棚,從菌種選育、栽培管理到采收加工,可實現全流程追溯,確保每一朵黑木耳都達到綠色食品標準。”滿歸森工公司白馬經營管護中心副主任趙永勝一邊幫忙晾曬木耳,一邊向記者介紹。
圖為林業工人正在采摘黑木耳。中新網記者 張瑋 攝
白馬食用菌基地始建于2012年,鼓勵林業工人承包黑木耳種植大棚,前期由基地免費提供菌袋,后期用干品抵扣成本,剩余的木耳所售收益全部歸個人所有。
“我平均每年至少增收5萬元?!绷謽I工人李剛從基地建設初期便開始承包大棚,這么多年來,不僅自己增收,還帶動親戚一起致富。
為了把食用菌產業打造成帶動林業工人增收的優勢產業,2022年,陪伴著基地一同成長起來的白馬經營管護中心主任周敏慶成立創新工作室,“我們為職工及家屬提供食用菌培植技術,舉辦學習培訓班,建立微信群?!?/p>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白馬食用菌基地可達到日滅菌接種2萬袋、年產120萬袋食用菌三級袋的生產能力,形成從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于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
圖為林業工人正在晾曬黑木耳。中新網記者 張瑋 攝
今年55歲的孫艷秋是白馬食用菌基地的技術員,作為土生土長的林區人,她對山林里的野生菌類有不少了解。基地成立后,當時還是林場記賬員的她主動報名去黑龍江學習食用菌培植技術。
孫艷秋告訴記者:“每年過完年,我們就開始試管擴繁與液體菌制作等籌備工作?!?/p>
“3月份左右,攪拌車間、灌袋車間和消毒車間就開始忙碌,職工們粉碎鋸末,并按比例添加白糖、豆粉等配料;再將灌好鋸末的菌袋裝進塑料筐中;小型叉車將一筐筐菌袋運進消毒室內碼放整齊……”孫艷秋每天都要到現場觀察菌種生長,檢查設備。
如今,孫艷秋成了當地食用菌培植的“土專家”,在她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基地的菌袋年產量從8萬袋增至120萬袋,菌種成品率從85%提升到98%;同時,還攻克了多種蘑菇組織分離技術難題。
“今年,我們計劃繼續培植10萬袋元蘑、10萬袋滑子菇和10萬袋大球蓋菇,讓消費者隨時都能品嘗到高品質的新鮮菌菇?!敝苊魬c笑著說,線上平臺、直播帶貨也將為基地打開新銷路。(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