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13年的一天,廣西一處野外的山體因為連綿而來的暴雨出現了崩塌的現象。
有一處的山體在雨水的沖刷下轟然倒塌,巨大的滑坡直接將下方的一片植物全部埋了。
而有一種分布范圍極其狹窄的植物就位于這個地方,滑坡之后,當時人們知道的所有存活個體全部被掩埋死亡。
要知道,這種植物在2008年的時候才被人們發現,當時它們的數量就非常少,而且一直沒來得及開展研究保護。
結果這場暴雨過后,人們在附近就再也沒能找到它們的身影,最終在2014年的時候,它被人們認為已經“野外滅絕”了。
雖然它們被認為已經在野外消失,但還是有研究人員從未放棄對它們的尋找。
時間來到2017年的7月份,保育中心的工作人員擴大了對這種植物的調查范圍,結果還真就在距離上次發現地24里路的地方發現了新的植株。
保育中心的工作人員十分興奮,于是清點了一下植株的數量,結果發現成熟的個體只有27棵。
但是除了這27棵之外,他們還發現有119棵幼年植株。
幼年植株還暫時不能繁殖,所以一行人只能從27棵成熟個體上尋找種子,結果找到了果莢,里面卻沒有種子。
沒辦法,大家只能從27棵成熟的個體上采下來27個葉片,每棵就采下來一片葉子,送到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嘗試人工繁殖。
后續他們將對這個物種進行研究,希望能用人工繁殖的方法壯大它們的種群,減少滅絕的可能。
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植物,命運如此一波三折呢?
?——【·珍貴的植物·】——?
這種植物叫做碎米薺葉報春苣苔,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狀莖近圓柱狀,直徑約三五毫米。
葉片呈蓮座狀基生,構成了植株最具辨識度的部分——羽狀復葉。
在報春苣苔屬這個大家族里,長著復葉的品種少之又少,所以碎米薺葉報春苣苔因此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成為了植物學家們眼中的“稀客”。
碎米薺葉報春苣苔的葉片整體長度在10-20厘米之間,干燥時呈現紙質質地,葉柄近圓柱狀,上面密被短柔毛,仿佛身著一件毛茸茸的外衣。
小葉卵狀心形,先端鈍圓,基部心形,邊緣呈現波狀不規則羽狀淺裂。
上表面同樣密被短柔毛,觸感細膩,邊緣的波狀不規則羽狀淺裂與頂生小葉相互呼應,兩面密被短柔毛,小葉柄短。
這種獨特的復葉結構,不僅增加了葉片的光合作用面積,也為植株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中生存提供了獨特的優勢。
當碎米薺葉報春苣苔的聚傘花序腋生,通常有2-4個分枝,每個花序上綻放著3-10朵花。
苞片線狀披針形,邊緣全緣,具短柔毛,花梗長4-7毫米,同樣密被短柔毛,為花朵增添了幾分嬌羞之態。
花冠呈現出夢幻般的色彩,從白色到淺紫色的漸變,宛如天邊的云霞,清新而淡雅。
碎米薺葉報春苣苔花形美麗,清新雅麗,奇特的復葉和獨特的花色使其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碎米薺葉報春苣苔是一種對生活環境極為挑剔的植物,它宛如一位嬌貴的公主,只鐘情于特定的“城堡”。
山谷中潮濕的石灰巖表面,便是它的理想家園,石灰巖表面的獨特結構,為其提供了穩定的立足之地。
那些細微的縫隙和凹陷,猶如天然的蓄水池,能夠儲存一定量的水分,滿足碎米薺葉報春苣苔對濕潤環境的迫切需求。
同時,石灰巖中富含的鈣、鎂等礦物質,也成為了植株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營養源泉。
在光照方面,碎米薺葉報春苣苔厭惡強烈的陽光直射,上方茂盛的常綠闊葉林植被,成為了它最好的遮陽傘。
這些高大的樹木層層疊疊,枝葉交織,過濾掉了強烈的陽光,為碎米薺葉報春苣苔營造出了一個柔和的散射光環境。
巖壁上的少量滴水,對于碎米薺葉報春苣苔而言,宛如生命的甘露。
這些滴水不僅為植株提供了持續而穩定的水分供應,維持了其體內的水分平衡,還在不經意間調節了周圍的微環境濕度。
它們使得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且適宜的范圍內,為碎米薺葉報春苣苔的生長營造出了一個溫潤而舒適的小氣候。
在自然條件下,碎米薺葉報春苣苔主要依賴種子繁殖后代,這是大多數植物延續生命的重要方式。
但由于其野外分布居群數量極少,所以不穩定的環境條件,如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也會對花粉的傳播和受精過程產生不利影響。
再加上遺傳因素的潛在作用,使得碎米薺葉報春苣苔的種子產量極低。
碎米薺葉報春苣苔是中國特有的植物,分布地主要局限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鳳凰鎮及其周邊的一小片區域。
為了能保護碎米薺葉報春苣苔,2019 年,上海植物園派員來到廣西植物所拿到了一些葉片組織,將碎米薺葉報春苣苔引種至上海植物園苦苣苔科保育中心內。
經過3年時間的精心培育和悉心照料,遷地至上海植物園的碎米薺葉報春苣苔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目前已經繁殖出5株成體植株,并且還在不斷擴繁中。
這些植株在新的環境中逐漸適應,展現出了一定的生長活力。
科研人員每天都會對它們進行細致的觀察和記錄,包括葉片的生長情況、是否有新葉萌發、是否出現病蟲害等。
為了提高擴繁效率,上海植物園的科研人員還嘗試了不同的繁殖方法。除了延續葉插繁殖外,他們還探索了組培繁殖技術。
經過不懈努力,組培繁殖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為碎米薺葉報春苣苔的擴繁增添了新的希望。
碎米薺葉報春苣苔的命運猶如一部跌宕起伏的生命史詩,從被發現時的珍稀,到模式產地個體的湮滅,再到野外滅絕的宣告,而后又迎來重新發現的曙光,每一個階段都牽動著人們的心。
但在科研人員、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一些保護成果。
我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生境保護和社會參與,碎米薺葉報春苣苔這一珍稀物種能夠在地球上繼續生存和繁衍,綻放出更加絢麗的生命之花。
參考:
桂林植物園《碎米薺葉報春苣苔在野外重新發現 》2017-7-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