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貓丨文
三年又三年,第一部大電影之后,《羅小黑戰記》終于在7月18日為觀眾們奉上了新作。
近一年來,它的主創因為各種輿論而深陷風波之中,屏幕前估計不少讀者因此對它觀感不佳。但這些場外爭議并非今日話題,我們只從電影層面出發。
至少創作者之間是互相支持的
畢竟3天1億,豆瓣開分8.6的亮眼成績,足夠讓它在國產2D動畫第一梯隊站穩腳跟,也足夠我們去談論電影的質量了。
即便是動畫業內的專業人士,也有不少給出了高評價。
比如《鋼煉FA》的導演入江泰浩,這次為了第一時間看上續作而專程從日本打飛的過來啃生肉,影片結束后更是稱贊,“這是最棒的兩個小時”。
而觀眾們對電影的喜愛,也反映在如今社媒平臺上鋪天蓋地的二創同人。就連《斯普拉遁3》游戲內的廣場上,都遍布了影迷們自發的宣傳涂鴉。不知道的還以為任天堂被奇怪黑貓勢力入侵了……
這股席卷線上線下的熱潮,足以窺見影片的魅力。
不過,要想深入地去剖析其中做得精妙的地方,難免涉及到劇透。所以如果你想看并且還沒來得及看,那么我的建議是走進電影院,看完之后再回看今天的話題。
那么,在討論畫面、劇情種種落到電影制作上的細節之前,我想先拋出結論——這一部續作,或許是羅小黑IP在商業片與粉絲向電影之間尋求平衡的一次大膽嘗試。
回顧前作,故事以人類破壞環境,導致小黑失去家園的沖突作為開端。在尋找家園的路途中,他遇到了想為妖精討回生存空間的妖精風息、以及立場相悖的無限,并在見識到人類與妖靈復雜關系的現實后,選擇跟隨支持人妖共存的無限一同生活。
明線倡導“環保”主題,暗線則悄然埋下“人與妖”關系這一深層議題。
然而,前作大部分時間較為舒緩的公路片節奏,也讓部分新觀眾產生了“粉絲向電影”的觀感。這或許就是本次續作想要做出變革的原因。
而為了支撐起商業片的框架,續作最直觀的就是在打斗場景上質與量進行提升,無論是一招一式的戰斗細節,還是對戰過程中的場景刻畫,都有了更細致的打磨。
比如,開篇一上來的短兵相接,不僅迅速引出故事主線:某處妖靈會館遭遇人類襲擊,妖精全軍覆滅,珍寶若木失竊。同時,也帶來了人類熱兵器與妖精超能力的較量。
人與妖雙方的視角分別借著子彈發射與法術施展進行切換,勾勒出一副冷色調的肅殺場景,流暢的分鏡也讓這場對決持續升溫。
而這場戰斗中,最出彩的片段,莫過于以人類狙擊手視角所展開的一場暗殺行動。
在這一幕中,我們先是借狙擊鏡的畫面,以第一視角目睹了普通妖精對于子彈束手無策,一擊斃命的絕望感。而當狙擊手憑借隱蔽的地理位置接連射殺了幾個道行尚淺的妖精后,觀眾的視角開始隨著狙擊鏡的轉移。
沒上映流媒體只能放一些預告截圖了
可當瞄準的下一個目標被命中卻沒有倒下時,火力不足所帶來的絕望感也轉移到了人類狙擊手身上。瞬間,他的位置就被法術轟出一個巨大的豁口,而我們的視角也隨之切換到了釋放法術的強大妖精身上。
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而這樣流暢的打斗僅僅只占據了整部電影開頭的一小部分,其余大大小小的對戰,多達十場,相當之過癮。
甚至,續作因為郭帆導演的加入,不少片段還多了一絲《流浪地球》的風味。
開場的槍戰自不用說,中間部分還穿插了妖精與人類的軍事基地戰,最后大決戰時,更是一場人類方武器庫的大型展覽。從無人機到軌道激光炮,蘑菇云一個接一個。
而令我更驚喜的是,這次影片中的場景設計延續了系列作品中的煙火氣。
你既能看到國風動畫慣用的古建范式: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富麗堂皇的宮殿與廟宇;
也能更多得看到新時代下,被不同人文塑造出的風土與街景:人聲鼎沸的火鍋店、熱火朝天的小吃街、高低錯落的街巷……
而各地妖靈會館,也巧妙呼應著現實原型城市的風貌——以溫州蒼南為藍本的會館,浸潤著小橋流水的江南溫婉;脫胎于廣東的粵東會館,則彌漫著茶樓點心的香甜與騎樓廊柱的南洋風情。
就連激烈的打斗,也根植于這些鮮活的、生活化的場景之中:既能在摩肩接踵的鬧市展開驚心動魄的追逐,讓危機感在尋常煙火中驟然迸發;
也能切換到煙囪高聳的廢棄鋼廠,在鋼鐵巨獸的陰影下上演拳拳到肉的搏殺。這樣的設計,讓奇幻的戰斗擁有了觸手可及的實感。
由此來看,影片雖然沒有酷炫的特效,不過爽快且密集的打斗,依舊帶給觀眾媲美商業大片的“爽感”。
只是,大刀闊斧的變動,難免讓不少粉絲在觀影前期因為與前作溫馨治愈的基調不同,而產生一些“水土不服”。
一方面,密集的動作場面擠壓了敘事空間,讓文戲在觀感上略顯薄弱;另一方面,在既往系列中從未登場的新角色擔綱主角這一點,也令許多粉絲在開場前便心存疑慮。
不過,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我看來,它的文戲篇幅雖有限,質量卻毫不含糊,人物間的對話無處不浸潤著中式哲學特有的克制與精煉。
比如里面有句臺詞:“實現共存,需要強者的主動” 感覺夢回高中上政治課講國際關系
而引入全新主角,更是我認為影片非常具有魄力的做法之一。這既可以降低新觀眾理解人物的門檻,也為熟悉系列的粉絲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角,是影片在文本層面對商業訴求與粉絲期待做出的權衡,甚至為影片在主題的表達上增色不少。
讓我們先回到故事開篇若木被盜一事。影片中的若木,實際上是人類研制出反制妖精武器的原料,而種種證據證明小黑的師父,無限曾出入過襲擊現場,所以被列為了重大嫌疑人。
如果處理不好這件事,很可能妖精與人類之間會開戰。
基于上述的種種前因,故事順理成章地分出雙線敘事,一邊講新角色鹿野師姐與小黑一路追查線索尋找幕后黑手,一邊則講妖靈會館內部的行動與分歧,進一步擴大世界觀。
新角色 鹿野
開場三兩分鐘人與妖之間發生的局部沖突,將原本第一部所埋藏的暗線——即人與妖之間關系的平衡問題變為明線。但影片并沒有進行一系列宏大敘事,而是迅速將問題聚焦到了個體——重大嫌疑人,無限身上。
無限
身為妖靈會館執行者的社會身份與身為人類的種族身份,讓無限變成了人與妖關系的矛盾集合體。會館高層對他是否參與了這場襲擊的態度,也成為了不同派系觀點的放大鏡。
至此,引出了母題下的子題:即在戰爭發生之前或者發生當下,不同種族的個體該如何抉擇?
這個子題其實并不新奇,它曾出現在許多的文藝作品之中,就像《X戰警》人類與變種人的關系也是如此,為此還拍了幾部電影進行探討。
而《羅小黑》電影受限于篇幅,選擇了一個討巧卻又符合過往作品特質的方式——它從不鼓吹某一種最優解,也不試圖強加某一種價值觀,而是通過影片中不同人物的言行去展現不同的立場,最終進行留白處理,讓你自己去思考。
“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其中,新角色鹿野,算是影片圍繞子題所做出的最詳盡的一個解答,同時,也是影片中塑造得最為出彩的一個角色。
只能說,愛上師姐就像呼吸一樣簡單。這倒不是我夸大,而是現在社媒平臺上,真的到處都是鹿野師姐的狗……
就這樣汪汪地叫……
不過,無數贊美聲中,也有少部分觀眾認為鹿野在這部電影中并沒有像以往商業片的主角一樣有所成長,所以質疑她的人物塑造。
其實也能夠理解這樣的評價,因為鹿野身上的人物弧光非常隱晦,是通過倒敘、插敘、以及對話的方式來補完的。
一開始,觀眾跟隨著小黑的視角去接觸這個全新的角色。登場時,她颯爽中帶著冷傲,看上去讓人難以接近。
而隨著故事的進一步展開,我們窺見了她性格的多面:既是有勇有謀的執行者,出招時爽快絲毫不拖泥帶水,抓住幕后主使的小弟后迅速構想出繼續追查的方案并執行。
同時,也是心思細膩的大師姐,會關心小師弟的衣食住行,帶小黑住最好的酒店,吃大餐。
而真正雕琢其靈魂內核的,是她與不諳世事的小黑在對于人類、對于戰爭的觀念沖突。
當她為了引誘敵方找出幕后黑手解決事件,卻導致飛機失事差點害死機上乘客時,小黑會氣憤地指責她是壞人,不該為了調查事件而牽扯普通人。
面對這道電車難題,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必要情況下,是需要用小部分人的犧牲來換取更多人的存活。
而當她與小黑談到萬一戰爭來臨,會站在妖精與人類哪一方時,她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師父是人類而輕易地改變自己的立場,選擇堅定地站在妖精這邊。
最后,影片又借一段浪漫又悲傷的蒙太奇鏡頭,揭開了她的過往與底色:她原來是一名戰爭遺孤。戰爭帶來的幸存者綜合癥讓她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走出親友離世的陰霾。而正是經歷過那種流離失所的苦難,所以才迫切地想要解決事件,遏制戰爭的爆發。
圖源ID 同人作者筆下師姐所遭遇戰爭時的憤怒與無力
這段神來之筆迅速勾勒出整個人物的弧光,也讓觀眾進一步確認影片的主旨思想——“反戰”。而鹿野的存在,便是對這主題最悲愴而有力的詮釋。
除此之外,其他角色也身體力行地對這個子題做出了不同的解答:鷹派代表認為妖精應該統治人類,卻不會主動開戰;鴿派代表則尋求和平共處,不以自身武力的強大而壓制人類的發展;
至于年紀尚小的小黑則沒有那么多政治頭腦,也沒有彎彎繞繞,他的答案是站在對的那一邊,非常符合小朋友的價值觀。
奇妙的是,看似很嚴肅的議題,因為多元的表達與模糊的態度,讓影片在少了幾分說教與煽情,為商業電影注入一絲獨屬于羅小黑特質的輕盈、干凈。
當然,這種對于主題留白的表達方式,也并非沒有缺點的。就我個人來說,影片對于反派的動機,妖精內部為何會擔心人類開戰的前因,在這部電影中不甚明了;由于沒能給出明確的解答,顯得結尾也有些倉促。
或許,這些表達上的缺點是IP在商業化轉型中不成熟的一面吧?
然而,有趣的是,翻看過社媒平臺的討論,我又產生了新的想法:這也有可能是制作者們的故意為之?
因為,反派的動機、以及妖精內部對人類的擔憂,其實藏在系列過往劇集中。
人類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不斷升級的武器
而普通觀眾看來有些戛然而止的結尾,事實上早已在TV版《眾生之門》篇章給出了其中一種解法:妖精們制作了一款人與妖都能游玩的游戲,在傷害最小化的前提下,加深雙方對彼此的了解。
這些點到即止的處理,既有點彩蛋性質,可以讓粉絲們在觀影結束之后,把各個版本的劇集進行串聯,去挖掘這故事與世界觀中更深層的表達;
又不會真正影響普通觀眾的整體觀感,畢竟從商業片層面上來說,有勁爆的打斗、豐富的場景、明晰的主題、邏輯順暢的故事以及充滿魅力的角色,算是值回票價了。
甚至這些奇幻、新鮮的世界觀,以及與現在國產2D動畫的不同之處,還能變相地帶一波人入坑。
正如開頭我所提出的結論,他們正在尋求一次商業片與粉絲向電影之間的平衡。但他們所采取的舉動,并非是拋棄某一方,而是竭盡所能去表達自己。這種真誠的表達,反而不經意間觸動了雙方,產生了共鳴。
這讓我不禁開始期待起《羅小黑戰記》的下一作,又會為觀眾們奉上怎么樣的答卷。
不就是又一個六年嗎 誰等不起似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