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走啊,拍張照怎么了?”重慶洪崖洞景區內,一名紅衣女子強行拉住游客朱先生侄女手臂的視頻,近日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這一事件不僅暴露了當前網紅景區旅拍服務的亂象,更折射出旅游新業態發展中的治理難題。
隨著社交平臺打卡文化的盛行,景區旅拍市場需求持續升溫。不過,強制推銷、價格欺詐等亂象頻發,讓這一本應雙贏的商業形態蒙上陰影。一邊是年產值超百億元的旅拍產業需求,一邊是屢禁不止的強制消費亂象,景區管理者正面臨“疏”與“堵”的兩難抉擇。如何既留住游客打卡的“最美瞬間”,又維護旅游市場的“最美風景”,成為擺在景區面前的新課題。
景區里的“旅拍刺客”
在網紅景區的光影江湖里,潛伏著一群“旅拍刺客”。他們身披攝影馬甲,手持“長槍短炮”,眼神如鷹隼般搜尋著每一個可能的“獵物”。
日前,游客朱先生一行4人在重慶洪崖洞景區附近游玩時,其侄女遭一紅衣女子(唐某)拉拽拍照,侄女明確表示拒絕后遭對方惡語相向。朱先生用手機記錄現場情況時,遭該女子強行拍打手機并要求刪除視頻。事后,巡邏民警趕往現場處置并將雙方帶至派出所調解。到派出所后,該女子卻仍不依不饒。
隨后,重慶市渝中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發布關于游客遭遇違規攬客事件的處理情況通報,稱經查,唐某違規攬客行為屬實,且攬客過程中態度惡劣,擾亂公共場所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區公安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給予唐某行政罰款處罰。重慶市攝影行業協會對唐某進行從業限制。洪崖洞景區將唐某列入“黑名單”、禁止其在洪崖洞景區從事經營行為。
實際上,像這樣的旅拍亂象并非孤例。不久前,西安大唐不夜城紅墻拍照收費事件沖上熱搜,游客吐槽:“本來想拍組‘盛唐穿越照’,結果被圈地收費,一次20元!”現場視頻顯示,商家支起帳篷、拉起圍擋,明碼標價“紅墻拍照20元/人”,游客不掏錢就被驅趕,引發全網熱議。
“要不要旅拍?”“要不要買花環?”這樣的售賣吆喝此前在云南大理古城十分常見,部分旅拍從業者和小販會尾隨兜售,強行拉客攬客,甚至在遭到游客拒絕時對游客惡語相加。對此,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局古城派出所針對景區重點區域開展“旅拍拉客”亂象專項整治行動,保障游客權益。
“旅拍刺客”像牛皮癬一樣“賴”在景區最美角落,把游客的打卡照變成“宰客照”。有網友戲稱:“去趟網紅景點,沒遇到‘旅拍刺客’,這趟旅行都不完整。”
近400億元市場
背后的“甜蜜煩惱”
小照片背后蘊藏著大市場。當下,旅拍已不是部分游客的順帶行為,而成為了他們出游的主要目的。旅行中將滿意的“人生照片”發在朋友圈,獲得大家的點贊互動,更是一種令不少年輕人無法抗拒的社交形式。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旅拍消費人次超2500萬,市場規模近400億元。隨著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力軍,高品質、定制化的旅拍服務逐漸成為市場新寵,無人機、VR、AR等新技術在旅拍中的應用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
另據企查查數據,2023年我國旅拍相關企業注冊量同比暴漲271.4%,達2117家。截至今年5月8日,全國旅拍企業數量已突破6000家。
隨著文旅市場的持續升溫,旅拍產業正迎來爆發式增長。然而,層出不窮的旅拍亂象也大大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在“網紅經濟”背景下,如何平衡旅拍商業需求與景區秩序管理?
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闡述了自己關于二者平衡發展的思考。他認為,首先,景區可設置專門的旅拍區域,分為免費和收費區域,如杭州西溪濕地景區的做法,讓旅拍集中在特定范圍,減少對其他游客的干擾。其次,實行備案許可制,要求旅拍從業者備案,具備相應資質、購買責任險、繳納服務質量保證金等,相關人員統一佩戴證件上崗,便于景區管理。再次,建立規范服務標準,比如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和價格體系,防止亂收費和惡性競爭,如恩施女兒城旅拍行業分會所做的工作,保障游客權益,也讓旅拍市場更有序。最后,加強巡查執法,建立由文旅部門牽頭、多部門聯動的常態化監管與快速執法機制,對景區及周邊實施網格化管理,增加巡查頻次,及時處理違規行為。
景區治理的“疏堵之道”
在旅拍經濟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強制消費、占道拍攝等亂象已成為困擾游客和景區的共同難題。面對這一挑戰,國內多地景區積極探索治理路徑,通過制度創新、技術賦能和多方協同,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北京故宮通過創新實施“許可證制度+分時管控”模式,有效規范了景區旅拍秩序,比如實行商業拍攝許可證制度,每日限量發放(含無人機拍攝許可);劃分專門開放拍攝時段(閉館前1小時允許專業設備進入);明令禁止拍攝團隊占用中軸線主通道,并設置10個指定拍攝點。這一系列舉措成效顯著,在保障古建筑安全的同時,成功實現了商業拍攝與文物保護的雙贏平衡。
在數字化技術發展日趨成熟的當下,杭州西湖景區對其進行了成功運用,創新采用“數字圍欄+智能調度”管理模式,通過AI攝像頭智能識別違規占道拍攝行為并自動觸發語音提醒;上線“西湖旅拍”小程序實時顯示各景點拍攝擁擠度;在雷峰塔、斷橋等熱門區域特別實行“30分鐘限時拍攝”規定。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2024年“五一”假期,西湖景區游客通行效率提升40%,并且實現了占道拍攝零投訴的良好效果。
而針對屢教不改的違規從業者,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稱:“建立跨景區聯合懲戒機制十分必要。”他建議,由文旅部門牽頭,建立違規從業者黑名單數據庫,實現信息共享。對屢教不改者,可采取限制進入景區、取消從業資格等措施,形成有效震懾。
張玥也建議,景區可與在線旅游平臺等合作,將此類人員信息在平臺上公示,使其難以在其他景區繼續違規經營,提高其違規成本,從而有效遏制旅拍亂象。
鼓勵旅游新業態發展是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關鍵舉措。以旅拍、房車露營、沉浸式體驗等為代表的旅游創新業態,不僅能夠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品質化需求,更能通過“旅游+”模式延伸產業鏈條,帶動餐飲、住宿、文創等關聯產業協同發展。
那么,旅游新業態監管如何既“放活”又“管好”?
在張新原看來,旅游新業態監管要注重分類施策。對合規經營者給予政策支持,簡化審批流程;對違規行為建立快速響應機制。他建議,出臺旅拍行業服務標準,明確底線要求,同時鼓勵行業自律,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治、社會監督的多元共治格局。
“優化營商環境也十分重要。”張玥認為,鼓勵旅拍等新業態創新發展,應為從業者提供培訓和指導,提升其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挖掘文化內涵,打造高質量旅游產品,以優質服務吸引游客,而非靠違規行為攬客;加強行業自律,比如引導行業成立協會或分會,制定行業規范和自律公約,通過行業內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促進其健康發展。
原標題:景區“旅拍刺客”違規攬客亂象頻出 旅拍經濟何時告別“野蠻生長”
■來源:中國城市報記者 張亞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