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調整背后的三個真相
指數真的沒有在近期有過調整嗎?并不能這樣說明,有兩個因素:首先,近期各板塊是輪動的,是有過調整的,且力度并不小,只不過追漲的風險是被指數掩蓋了,尤其是銀行股調整之后,中字頭基建接力,也讓市場忽略了風險。因此,調整是以盤中方式消化了,但不意味著日K線級別的調整不會出現。實際上,自3400點、3500點以來,整數關口都有過刺破后的回落,有的甚至要幾進幾出的,這樣走勢是需要有預期和應對策略的。
其次,題材熱點的巨震。如7.23日,市場刺破了3600點,然后呈現了回落了,力度也比較大。全市場炸板率超52%,創近期新高。跌5%以上個股中,大半是雅下水電概念,基本上除了純正水電之外,都開板了,也要小心了。同時,晚間公告,不少公司開始澄清并沒有雅下水電題材,這個和之前雄安炒作格外相似。這個也是導致指數巨震的原因,這說明短線資金也面臨著壓力,即資金也要兌現利潤和調倉,所以這方面才是風險所在,也是股民要注意的。
近期融資資金活躍明顯,這是助漲助跌的,即調整的力量也來自于熱錢。時隔近4個月A股融資余額再度站上1.9萬億元,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額比例達10.29%,自3月7日以來首次占比超過10%。這也會成為明顯的助漲助跌的力量,實際上,盡管這一波指數看上去沒有調整,但實際上哪個板塊都有調整,只不過是熱點接力推動指數了,這其實掩蓋了追漲被套的風險。
市場模式改變與下周重要消息窗口
前期市場就兩種模式,銀行股活躍,大塊頭拉動指數,個股就會相對低迷;而銀行股低迷,個股活躍明顯,這個時候指數并不給力,賺錢效應比較好。7.23-25日幾次沖高3610點后都會有快速回落,也是源于此,所以這里拉鋸幾次,反復夯實也是可以的,就是消化掉大塊頭的回落壓力。如何消化呢?自然需要熱點力量,尤其是補漲個股的因素水往低處流。
不能用老眼光看行情,大塊頭切換到個股行情,是如今行情重點。短期指數運行模式發生很大的改變,不是初期大塊頭拉動指數,如今指數很長時間是窄幅整理的,但個股賺錢效應很好的。如今位置,滬指2天2個向上跳空缺口,意味著3600點還有會爭奪的,這個來自于銀行股、中字頭基建等資金流出的情況,畢竟大塊頭前期推升指數很明顯,如今回落自然也會帶來較大的壓力。好在市場補漲熱點較多,或者說市場運行模式已經不再是大塊頭模式,而是個股活躍,且量能較為充沛,所以有一個明確的高低切換,提供了很好的賺錢效應。
政治局會議即將兌現、8月關稅談判臨近,市場仍有情緒回落可能,所以還是重視熱點變化。具體來看,關稅方面,美財長貝森特透露,一是關稅延期的問題,二是產能過剩的問題,三是購買俄羅斯、伊朗石油的議題,還有美商務部長提到希望打開中國非敏感產品市場,靜待談判落地。同時,下周要迎接重要會議了,還會有更多類似的題材。如今題材是很猛的,雅下水電、海南板塊都是類似,消息之后,一字板的是好的,但買不到;而能買到的,大部分是要巨震的,就成燙手山芋了。這意味著熱點選擇還是有門道的,接下來重點分析熱點的變化和博弈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