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媒體最新消息,特朗普正在推動美國國會批準向臺灣地區提供更多軍事援助,以增強其防御能力,并且敦促國會將撥款提升至10億美元。此外,華盛頓強調稱,由于中國大陸軍事實力不斷增強,這將嚴重威脅到南海地區周邊國家地區的安全,致使華盛頓未來應該加強與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以及臺灣地區的軍事合作,確保這些國家與地區的和平穩定。另外,華盛頓還特別強調,華盛頓應該堅定不移地支持臺灣地區“自治”,并支持臺灣人民選擇自主決定自己的未來。
對于華盛頓的說法,大陸方面也予以多次反擊,并強調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部矛盾、內戰遺留問題,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預。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為了各自不同利益,不斷染指臺灣問題,并定期向南海派遣軍艦、戰機穿越臺灣海峽,通過軍事威懾手段迫使大陸對其讓步,這是赤裸裸地“侵略”、霸權主義。為此,解放軍只能在島內“臺獨”頑固分子每做出一次有損兩岸和平的舉動之時,通過“圍島”聯合軍事演習以震懾島內“臺獨”分子,讓其明白,走“臺獨”道路就是死路一條。
同時,華盛頓雖然口口聲聲要堅決支持臺灣地區以及向臺灣地區提供經濟、軍事支持,但只要被外界問及如果臺海爆發沖突時,美軍是否會馳援臺灣地區時,華盛頓的回答總是“模棱兩可”,所問非所答,而從俄烏沖突中也可看出一二。俄烏沖突爆發至今已有三年之久,美國以及西方勢力在沖突爆發之前就在通過經濟、軍事援助武裝烏克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亞速營”,該組織完全就是在美西方勢力的支持下所組建的。回頭再看臺灣地區,美西方勢力現在何嘗不是在積極籌劃臺灣版“亞速營”。
此外,截至2024年3月,西方國家已經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價值超過380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歐洲國家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1548億美元援助(軍事、經濟以及人道主義),而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1337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都用于支持美國軍工企業的武器、裝備生產。另外,截至2025年,美國將提供烏克蘭所有裝備的20%,歐洲則提供25%,剩余55%則由烏克蘭自己生產,而美國所提供的20%是最為重要的。當看到這些數據時,不知大家作何感想,筆者認為,如果臺海爆發沖突,美國以及西方勢力一定會照搬“烏克蘭”模式。
因為中國與俄羅斯沒有什么不同,武器裝備的研發與生產離不開經濟支持,而俄羅斯的主要經濟來源來自于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出口。因為能源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基礎資源,即使美國聯合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能源,依舊無法阻止世界眾多國家通過各種手段采購俄羅斯能源,
這也是為何美國聯合西方國家向俄羅斯發起超過兩萬項經濟制裁依舊無法阻止俄羅斯能源出口的主要原因。反觀中國,根據2024年的數據來看,中國出口總額占到GDP的比重約為18.86%,而主要出口產品為電子設備,例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半導體、生活用品等,這些商品可替代性極強,重要性遠遠不如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所以,如果美國和西方國家真的對中國發起經濟制裁,將會對中國造成“致命一擊”。
那么,中國是不是非常害怕美國以及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呢?其實不然,因為中國不希望美國制裁,同時中國也不怕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制裁。因為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期,中國已經敏銳地意識到外貿風險,尤其是對美貿易,所以在之后幾年間中國一直致力于發展高附加值商品出口,例如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半導體、客機等高尖端產品,并逐步減少低附加值商品出口。正如我們所料,特朗普在開啟第二任期時便主動向中國發起新一輪“貿易戰”,正是由于中國的提前布局,致使美國成為此次“貿易戰”的“犧牲品”,所以特朗普早早選擇放棄。其中的邏輯也很簡單,那就是每個硬幣都有兩面,而刀片也可以是雙刃的。所以,筆者認為,中國能夠及時補足短板,即使未來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向中國發起貿易制裁,中國也將會游刃有余地迎戰,更不會“畏懼”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