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熱得冒油,天天37℃+,好多人喊話咋不人工增雨。7月24日,高溫橙色預警還掛著,全市熱得像下火。有人急:莊稼快蔫了,水庫見底了,咋不打火箭彈下雨?
氣象局高工虎瑩說,人工增雨不是變魔術,得天上先有云。沒云硬干?門兒都沒有!
云得滿足三個硬條件。第一,云層得厚過兩千米,雨滴才有地兒長大。第二,云里水汽要足,還得有上升氣流托著水滴碰撞。
第三,過冷水滴濃度不能低于0.01克/立方米,薄云根本不中用。
有人問,預報的雨咋總“失蹤”?虎瑩說夏雨像撒豆子。
東邊下西邊晴,7月22日川匯區南部下三分鐘,雨就跑了。
有些雨落野地里,監測站沒逮著,數據都記不上。周口不是沒干過,2022年8月大旱,飛機火箭齊上陣。全市普降中雨,莊稼喝飽水,那回可解了大急。
今年5月淮陽區瞅準云,打火箭彈,平均降雨8.
5毫米。地里快枯的玉米苗,喝了水直起腰,農民樂開了花。
去年11月鄲城、西華,提前備齊裝備,蹲守半個月等云來。現在為啥不用?不是不想,是云又薄又散,水汽不夠。
就算打了催化劑,云里沒料,雨也下不來。再說,還得等空管批條子,不是想打就能打。
看懂天氣預報有門道,先看“短期預報”,知道哪天可能下雨。再盯“短臨預報”,突發暴雨大風能提前躲。
氣象局現在24小時盯著雷達,云一來,空域批了,立馬行動。
未來幾天,最高溫還37℃+,28號有小雨,莊稼能潤潤根。人工增雨是“借天之力”,云不給力,科技再強也白搭。
農民兄弟再熬幾天,等一朵夠厚的云,雨就來了。
天氣多變,具體情況還得看最新預報,別光聽老黃歷。關注氣象局動態,有雨訊第一時間通知,別錯過澆地好時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