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柬埔寨24日在邊境爭議區爆發激烈沖突,雙方互控對方越境挑釁,火箭炮與機槍交火持續延燒,至少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其中多數為泰國平民。泰國當局還表示,已有超過10萬名居民從沖突地區撤離。7月25日,泰國軍方發布公告稱,在泰柬邊境富皮地區約有100名柬埔寨士兵死亡。柬埔寨方面傷亡情況未明確公布。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首先開火違反國際法。
有媒體報道,泰國前總理他信24日在社交平臺上發帖,對提出幫助調解泰柬沖突的國家表示感謝,同時稱自己希望再等等。他信還稱,“我們需要讓泰國軍方履行職責,給洪森一個教訓”。洪森隨后在社交平臺上就此批評稱,他信發表“好戰”言論,暴露了泰國在泰柬邊境局勢升級之際對柬埔寨的有關意圖。“我對他信對我的態度并不感到驚訝。”洪森補充稱,“他現在以報復洪森為借口,訴諸戰爭,最終后果將是民眾受苦。”
這場沖突的導火索是2025年7月16日三名泰國士兵在泰柬邊境被地雷炸傷,泰國指責柬埔寨在泰國領土上埋設地雷,而柬埔寨則反駁稱是泰國士兵闖入柬埔寨領土引爆了戰爭年代遺留的地雷。隨后在7月23日,泰國巡邏隊再次遭遇地雷爆炸,5名士兵受傷。這導致泰國代理總理普坦下令降低與柬埔寨的外交關系等級,召回泰國駐柬埔寨大使,并驅逐柬埔寨駐泰國大使。
沖突在7月24日急劇升級為軍事對抗,雙方在邊境地區發生交火。根據報道,泰國空軍2出動六架F-16戰機,對柬埔寨邊境的軍事目標發動空襲,摧毀了柬埔寨第8和第9步兵旅的旅指揮部和軍營。而柬埔寨則使用了 BM -21火箭炮進行還擊,并派遣攜帶火箭彈的士兵與無人機進入泰國行動基地周邊。這兩個東南亞國家的沖突已蔓延至多個邊境地區,是十多年來泰柬之間最激烈的戰斗。
這場沖突并非突然爆發,而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根源。泰柬兩國在邊境領土歸屬問題上長期存在爭議,特別是柏威夏寺周邊地區。1907年法國單方面繪制的泰柬邊界地圖是爭議的重要源頭,柬埔寨以此為依據主張領土主權,而泰國則質疑地圖的準確性。1962年國際法院把位于柬埔寨北部靠近泰國邊界山崖上的柏威夏寺判給柬埔寨,但沒有明確周邊大約4.6平方公里區域的主權歸屬。泰國始終對判決不滿。這一裁決成為雙邊關系的長期爭端。2008至2011年之間,兩國在附近多次爆發小規模武裝沖突,造成幾十人死傷。2011年,在柬軍與泰軍多次沖突導致約20人死亡、數千人流離失所后,柬埔寨再次向國際法院提出申訴。2013年,法院重申對柬埔寨有利的裁決。目前,柬埔寨再度尋求國際法院介入解決邊界爭議,但泰國拒絕接受國際法院的管轄權。
而塔摩安通寺也是位于泰國和柬埔寨山區交界處,是一組由三座寺廟組成的廟宇群,從地理上劃分多數在泰國境內,但柬埔寨聲稱至少一部分寺廟是在柬埔寨領土上。那里雖然沒有發生像柏威夏寺那樣劇烈的沖突,但兩國巡邏部隊遇到時時常會發生對峙。雙方也都設置了軍事哨所。
有意思的是雖然現在兩國在介紹這兩座寺廟時都認為是自己國家的佛教建筑遺址,但其實這兩座廟本是印度教神廟。也就是說兩個信奉佛教的國家為了兩座供奉印度教神明的寺廟打得不可開交。
除了歷史因素外,當前沖突還受到兩國國內政治的影響。泰國方面,前總理佩通坦因與洪森通話錄音泄露而陷入政治危機,被憲法法院停職,使得現任泰國政府不敢在邊境問題上示弱,被迫對柬強硬以安撫軍方及保守派。泰國民族主義者將柏威夏寺視為“歷史恥辱”,勝利可宣泄民族情緒。泰國民眾焚燒柬埔寨國旗,柬青年抵制泰國商品,社交媒體煽動對立情緒。6月民調顯示,僅9.2%民眾支持佩通坦,強硬派更得民心。
柬埔寨方面,洪森父子借沖突推動《兵役法》強制征兵,轉移經濟疲軟(軍費占預算7.4%)與民生不滿,塑造洪瑪內“強人領袖”形象,柬埔寨青年“曬機票逃亡”,國際輿論批評其“犧牲民生保政權”,反襯泰國“自衛反擊”的正當性。
泰國雖經歷政變,但仍維持多黨選舉框架;柬埔寨則被西方視為“洪森家族統治的威權國家”。支持泰國暗含意識形態站隊,延續“民主陣營對抗威權擴張”的冷戰思維。
國際社會已介入調停。中國外交部表示對事態深感擔憂,呼吁雙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并強調中國將秉持公正立場推動局勢降溫。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的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也呼吁雙方停止沖突并進行談判。聯合國安理會定于7月25日召開閉門會議討論此事。
綜合比較泰柬兩個經濟、軍事實力,可以看出雙方差距較大,不在一個檔次上。泰國GDP5300億美元,柬埔寨為300億美元。泰國陸軍規模 20萬,有火炮,有斯派克步兵戰車,主戰坦克有從烏克蘭訂購的30多輛T-84主戰坦克,從中國引進的VT-4主戰坦克,以及從美國引進并升級以色列系統的M60主戰坦克。除此之外,還有200多輛輕型坦克,130輛斯派克步兵戰車,以及大量其他輪式裝甲車輛。而柬埔寨陸軍僅9萬,裝備的火箭炮、主戰坦克主要還是冷戰早期的T-55和中國的59式坦克。
泰國海軍擁有東南亞唯一航母,柬埔寨海軍僅有數艘僅巡邏艇。泰國空軍有鷹獅戰斗機、有F-16戰斗機,還有薩博預警機,而柬埔寨空軍只有幾架直升機。因此部分觀點認為泰國具備快速終結沖突的能力,能以實力逼和柬埔寨,避免戰爭長期化對區域經濟的拖累。
在軍事實力差距極大的情況下,柬埔寨沒有能力挑戰泰國。在目前來看,7月24日的武裝沖突只是一場局部沖突。作為沖突發起方的柬埔寨,陸軍實力太過弱小,不可能在戰場上取得任何便宜。果然到了25日,雙方的軍事沖突降級。相信東南亞地區不會繼續爆發大規模的軍事沖突。
泰柬邊境沖突背后也有大國爭端的影子。柬埔寨被視為中國在東南亞的“鐵桿盟友”,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軍事合作等項目均依賴中國支持。泰國則與美國保持密切軍事合作(如F-16需美國授權使用)。支持泰國實質是削弱中國在湄公河流域的主導力,維護美國“印太戰略”平衡。柬埔寨在沖突中積極尋求國際調停,被部分觀點解讀為“中國代理人”。泰國拒絕第三方介入的姿態,被支持者視為“獨立自主”的表現,符合西方對“主權國家應雙邊解決問題”的價值觀。
這里還牽涉一個著名人物,也是造成兩國關系惡化的柬埔寨政治強人洪森。泰國總理佩通坦給洪森打電話,在會談中稱洪森為“叔叔”,并在談話中譴責了泰國軍方的領導人。但沒想到洪森一個反手就把電話錄音發到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泰國反腐敗委員會隨即展開對總理的調查,目前佩通坦已經被停職。
洪森這種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做法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伴隨他的政治生涯始終。洪森18歲加入紅色高棉,從士兵晉升至團長,1975年左眼被彈片擊中失明,借此塑造“抗美戰神”形象。1977年,洪森預感紅色高棉內部清洗危機,率2000親兵投靠越南,1979年借越南之力推翻紅色高棉,參加了越南支持的柬埔寨韓桑林政權出任外長,后來坐到總理的位置,以“解放者”身份躋身權力核心。
洪森掌握大權后,開始華麗轉身。1991年迎回流亡的西哈努克國王,認作“義父”,借王室光環洗白叛國污名。經過洪森多年的苦心經營和精密設計,現在其家族在柬埔寨實現權力網絡全覆蓋:
長子洪馬內:2023年接任首相,曾任陸軍司令,西點軍校背景。
次子洪馬能:陸軍副司令兼國防部情報局長,掌控軍事情報系統
長女洪瑪娜:控制全國70%收視份額的巴仁電視臺,打造“家族宣傳喉舌”。
幼子洪馬尼:任公務員事務部長,將教師、警察崗位明碼標價(科長席位3萬美元);35歲任副首相,主導青年聯合會(“洪家政治軍校”)培養接班人,為第三代布局。
次女洪瑪麗:壟斷柬埔寨建筑執照審批權,建筑公司承包金邊三分之一的基建項目,因酷愛祖母綠,被民眾稱為“翡翠公主”。
縱觀現代國際社會,大概率只有前羅馬尼亞領導人齊奧塞斯庫在這方面能和洪森媲美。
有一個細節,洪森曾在飛機場大庭廣眾之下趴在地上給西哈努克親王磕頭叫“爸爸”,后來卻把干兄弟拉那列親王弄車禍整成殘疾。
這樣一個“厚黑”洪森,絕不是柬埔寨人民的福祉所在,更不是柬埔寨未來希望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