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輔總統(tǒng)府外的抗議聲浪穿透戒嚴令的封鎖,當歐盟第一次用"嚴重倒退"評價烏克蘭,當普京的談判團隊把"簽字才能見面"四個字釘在桌上——澤連斯基的總統(tǒng)生涯正在經歷一場比前線炮火更致命的考驗。
這個曾靠"清廉人設"贏得民心的演員總統(tǒng),如今正被自己親手推動的法案推向懸崖邊,而烏克蘭的命運,也在內外交困中變得愈發(fā)撲朔迷離。
澤連斯基(資料圖)
一、反腐機構被"閹割":從清廉象征到眾矢之的
2025年7月22日深夜的那場議會投票,注定要被寫進烏克蘭的動蕩史里。澤連斯基簽署的第12414號法案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把國家反腐敗局(NABU)和專門反腐敗檢察官辦公室(SAPO)的獨立性徹底剝離——總檢察長從此能調閱任何案件、指派檢察官,甚至能以"機構清算"為由解雇工作人員。
更耐人尋味的是,這個改變國家反腐格局的法案,是以"修正案"的名義塞進無關立法,在一場會議里就以263票贊成的壓倒性優(yōu)勢通過,快得讓人來不及反應。
法案簽署前24小時的動作更像是一場預演:安全部門對反腐機構發(fā)起15次突襲,70多名員工被搜查。
官方說法是"調查俄羅斯?jié)B透",但誰都知道,當時NABU正盯著兩樁大案——副總理牽頭的建筑腐敗案,還有澤連斯基核心圈子在無人機采購里的數(shù)億美元疑點。
就像議員安娜·斯科羅約德戳破的那樣,這哪是反滲透,分明是"懲罰措施",怕查下去燒到自己人身上。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戒嚴令明明禁止集會,基輔總統(tǒng)府外還是擠來了兩千多人,利沃夫、敖德薩也同步響起"恥辱"的喊聲。
29歲的前士兵特倫坐在輪椅上的話最扎心:"我們在前線丟了腿,不是為了讓后方官員隨便貪腐的"。
這些從戰(zhàn)火里走出來的人最清楚,前線缺彈藥的時候,后方要是連反腐的刀都鈍了,這場仗就真沒意義了。
澤連斯基大概沒料到會鬧這么大。他在社交媒體上辯解說要"清除俄羅斯影響",可誰都記得,NABU和SAPO正是2014年親歐革命后,為了擺脫俄羅斯式腐敗才設立的。
現(xiàn)在用"戒嚴"當借口把權力攥回來,連一直給面子的歐盟都坐不住了——擴大事務專員瑪爾塔·科斯直接說這是"嚴重倒退",七國集團和歐盟大使還發(fā)了聯(lián)合聲明,話里話外都在暗示:再這么干,援助可能要縮水。
澤連斯基(資料圖)
二、談判桌上的冷板凳:想見普京?先簽字
就在烏克蘭國內亂成一鍋粥的時候,俄烏第三輪談判在伊斯坦布爾開了一個小時。說是談判,更像走個過場——停火協(xié)議沒影子,烏方想要的首腦會晤被俄方潑了冷水。
澤連斯基那邊還盼著八月底見普京,俄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直接把話挑明:元首會晤不是來討論的,是來"畫句號"簽字的。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現(xiàn)在想見面?沒門。要談可以,先把協(xié)議條款都敲定了,到最后簽字環(huán)節(jié),普京才可能露面。
俄方甚至還提了兩個建議,烏方要么沒回應,要么就說"考慮考慮"——這種狀態(tài)下,澤連斯基想靠首腦會晤找突破口,基本是空想。
更現(xiàn)實的是戰(zhàn)場態(tài)勢。談判當天,俄軍就炸了敖德薩的無人機基地,還端了切爾尼戈夫州的烏軍倉庫。
這就是俄方的套路:談判桌上說停火,戰(zhàn)場上手沒停過,反正軍事優(yōu)勢在手里,慢慢耗也耗得起。可烏克蘭耗不起——前線士兵缺補給,后方貪腐不斷,西方援助還可能因為反腐的事打折扣。
俄方大概也算準了這一點。他們同意交換1200名戰(zhàn)俘,歸還3000具陣亡人員遺體,這些動作與其說是示好,不如說是提醒:再拖下去,只會有更多遺體要送回來。
可澤連斯基似乎沒退路,一方面要穩(wěn)住國內,一方面要應付西方,還得在談判桌上硬撐著,生怕一讓步就成了"賣國賊"。
澤連斯基在前線(資料圖)
三、信任崩塌之后:烏克蘭還能撐多久?
現(xiàn)在的烏克蘭像個四處漏風的屋子。國內這邊,澤連斯基的"清廉招牌"碎得差不多了。他2019年靠反貪腐上臺,可現(xiàn)在前線士兵在戰(zhàn)壕里啃干面包,后方卻曝出國防部官員貪了15億格里夫納采購款——相當于3億人民幣。總統(tǒng)夫人被法國媒體拍到花450萬歐元買跑車時,再解釋"俄羅斯造謠"也沒人信了。
更危險的是軍隊的態(tài)度。過去三年,士兵是澤連斯基最堅實的后盾,可這次抗議里,穿軍裝的人舉著"我們流血不是為了貪腐"的牌子走上街頭。
這些在前線拼命的人最清楚,西方援助的武器和資金要是被貪走,自己的犧牲就成了笑話。當軍隊開始懷疑總統(tǒng),這個國家的根基就動搖了。
烏克蘭第一夫人(資料圖)
國際支持也在松動。歐盟說反腐機構獨立性是"入盟核心要件",這話不是嚇唬人——西方對烏援助一直盯著"透明度",現(xiàn)在澤連斯基把監(jiān)督機構的權力收了,七國集團能不急嗎?美國那邊更微妙,早就有風聲說特朗普團隊覺得澤連斯基"不聽話",這次正好有了借口。
澤連斯基也想補救,開會說要制定"聯(lián)合計劃",還批準新法案說要"保證反腐機構獨立性",但信任這東西,碎了就難拼回去。
就像基輔街頭抗議的人喊的那樣:"我們要的是透明政府,不是包庇腐敗的獨裁者"。當一個國家的老百姓覺得,內部的蛀蟲比外部的敵人更可怕時,離崩潰就不遠了。
或許這場危機最終會告訴所有人:沖突從來不止于戰(zhàn)場。澤連斯基要是守不住反腐的底線,贏不了民眾的信任,就算西方繼續(xù)給援助,普京愿意坐下來談判,烏克蘭也很難撐下去。畢竟能摧毀一個國家的,從來不止是外敵,還有從內部腐爛的貪腐和失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