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傳來,俄烏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第三輪談判,事后雙方達成一致,繼續移交更多陣亡士兵遺體。但壞消息是,對于澤連斯基想要的俄烏總統會晤,被俄方代表“一鍵駁回”。
而隨著越來越多細節的爆出,這場會談熱度還在不斷上漲。
(俄烏第三輪談判再次以失敗告終,烏方想要推進元首會晤,被俄方直接回絕)
據環球網報道,俄方談判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在談判后表示,希望與烏克蘭達成一項短暫的停火協議,或24小時、或48小時,在這期間,雙方可以成立3個線上工作小組,以便對傷員進行救治,同時處理士兵遺體。
對于這一點,烏克蘭代表團團長烏梅羅夫不僅第一時間同意,還表示,雖說此次談判以失敗告終,但也在人道主義問題上達成進展,這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或許俄烏總統可以考慮在8月底之前會晤。
澤連斯基也公開喊話,稱自己已做好隨時進行領導人級別會談的準備。俄方卻直接回絕,認為談這些為時尚早。
梅金斯基認為,元首會晤相當于談判的最后一步,也就是直接給停火“畫上句號”,現在雙方還缺少直接會談的基礎,不可能澤連斯基與普京見面了,依舊是從頭開始討論,這完全沒意義。
(澤連斯基想要的面對面會晤,普京沒有給,根本原因出在雙方分歧未能解決)
其實,俄方已經把話說得很直白了,那就是想會晤可以,先拿出一定誠意來,把最大的幾個矛盾點解決掉。
而關注這場沖突的人都知道,俄烏矛盾主要圍繞能源、安全和領土。
很早以前,俄烏同屬于蘇聯加盟國,甚至9世紀時還一起建立過基輔羅斯公國,事情轉折發生在2014年,兩國因為克里米亞歸屬問題發生激烈沖突,從那以后,頓巴斯地區就幾乎處于動蕩狀態。
有心人士算過一筆賬:若把俄烏這些年來挖的戰壕長度加起來,恐怕可以從北京直達天津。本輪俄烏沖突爆發后,烏克蘭堅持恢復1991年獨立后的邊界,同時讓俄羅斯歸還所有占領的領土,并撤出烏克蘭。俄則批評該想法“不切實際”。
本身兩國實力就懸殊,再加上美國不斷介入,烏克蘭自然鐵了心“向西轉”,直接把“加入北約、歐盟”寫入憲法。
而自從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后,邊境安全就成了俄羅斯最焦慮之事,可想而知,烏克蘭想加入北約一事,俄羅斯萬萬不能接受。
(俄烏互不相讓,邊談邊打,造成巨大的人員與財力損失)
特朗普看看烏克蘭、看看俄羅斯,張嘴建議到——干脆“烏克蘭領土妥協、俄羅斯安全讓步”!至此默克爾預言成真,果然俄烏沖突是要在談判桌上解決的。
不難看出,特朗普成為俄烏沖突中最大的一個變量,但他卻忽視了,俄烏不是不能談,問題出在雙方都想多要點籌碼。
這就決定了,雙方談判進展遲緩,且逐漸呈現“邊談邊打”的趨勢。需要注意的是,俄烏每在領土、安全和能源上對抗一次,都會加劇死亡螺旋,付出源源不斷的人員、財產損失。
尤其襲擊-報復的惡性循環,俄烏都想要靠打擊削弱對方戰爭潛力,西方則陷入“成癮性軍援”,大量補充武器裝備,最終結果很明顯,平民淪為籌碼,連人道危機都成了戰略工具。
此次在伊斯坦布爾的第三輪談判就是典例。俄烏代表團閉門談判不到1小時就宣告結束,表明了沒對核心議題取得成果抱希望。
總而言之,俄烏接下來恐怕還會迎來新一輪的對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