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中印邊境的拉達克東部,馬上要啟用一個新的空軍基地。地點就在尼奧馬,海拔超過4100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那種“高得喘不過氣”的高原。更關鍵的是,這個基地離中印實控線,直線距離也就50公里。你沒聽錯,50公里。放在現代戰爭里,那就是前線了,甚至都不能算緩沖帶。可印度卻在這個地方修了條3公里長的跑道,還自信滿滿地說這是個“改變游戲規則”的基地。這事,真不是我們諷刺,是連一些印度自己國內的軍事評論員看了都直搖頭。
首先我們先說說這個基地的“實戰意義”。印方聲稱,尼奧馬基地能讓他們的蘇-30MKI、米格-29戰機,還有C-130運輸機、安-32都能起降。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在一旦邊境出事的時候,能快速把兵力、裝備、補給送上前線,看起來像是在為突發事件提前做準備。聽起來確實挺“雄心勃勃”,但問題來了。這個選址,從戰術角度來看,真的靠譜嗎?從地圖上看,這個基地幾乎等于是直接把自家空軍的脖子,遞到了解放軍的炮口底下。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一旦中印邊境局勢升級,解放軍動用遠程火箭炮,甚至是“東風”戰術導彈,對這個基地實施打擊,那真是秒變“實彈靶場”。
你說蘇-30MKI那么先進,是不是能起飛反擊?可問題是——你得能先飛得起來啊。別忘了,這里是4000多米的高原,空氣稀薄,發動機推力下降得厲害。而蘇-30這種重型戰機,在這種環境下的表現,根本沒法和低海拔地區比。去年印度一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邊境上就因為高原環境直接趴窩,整整趴了四個多月,最后還是拆成一堆零件運回去的。
所以,印度這次是在豪賭。他們賭中印邊境不會再打起來,賭自己能把高原保障體系搞明白,賭解放軍不會先動手。但這些賭注,每一個都極其危險,稍有不慎,就是慘敗收場。再說說后勤保障。高原空軍基地,不是光修一條跑道就完事。高原上機械設備故障率本來就高,再加上印度本身的后勤能力就不強,他們平時都能把坦克給凍在拉達克山谷里,更別說支援戰斗機了。戰斗機不是擺在那兒好看的,它需要大量的燃油、彈藥、零件維修、專業地勤團隊。這些后勤力量上不來,飛機起飛就是個笑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