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烏第三輪談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戲劇性的是雙方見面后板凳還沒捂熱就談不下去了。
俄羅斯提出的停火條件烏克蘭不肯退讓,而烏克蘭提出的想讓兩國元首會面,俄羅斯也不答應,最終沒有達成共識,帶著一肚子火氣離開了。
俄烏談了什么
7月23日,俄烏代表團如約坐到了談判桌前,然而這場談判從一開始就火藥味十足,開場不到10分鐘,俄方就甩出四張“停戰條件”。
總的來說就是烏克蘭承認俄羅斯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四州的主權,烏軍裁至8.5萬人且放棄加入北約,與此同時西方答應全面解除對俄制裁,而俄方則“大發慈悲”允許烏方宣布48小時停火,方便收尸。
這哪是談判,明擺著一副勝利者的姿態,對烏克蘭下命令,對于這樣直戳痛處的條件烏方自然是無法接受的,烏梅羅夫當場回擊,提出三個反制條件。
即俄軍必須撤出所有烏克蘭領土,包括克里米亞,與此同時要國際社會必須參與監督停火,甚至提出要普京親自出面談,否則免談。
雙方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誰,談判迅速陷入僵局,梅金斯基冷冰冰丟下一句“如果這次不簽,下次條件會更苛刻”,烏方代表憤然離場,整場會談僅持續38分鐘。
俄烏雙方的算盤
實際上俄方這次愿意坐到談判桌前,純粹是給特朗普面子,7月初,特朗普放話“如果普京50天內不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加征100%關稅”。
俄方表面應承,實則毫無誠意,梅金斯基那句“領導人會晤是為了簽字,不是討論”,等于直接告訴烏克蘭普京不會浪費時間討價還價,要見就必須接受既定條件。
這種強硬姿態背后,是俄羅斯自認占據戰場優勢,近期俄軍持續猛攻,7月20日還在為對克蘭進行大規模空襲。
而烏軍雖用“蜂群戰術”反擊莫斯科機場,但難以扭轉戰局,俄方算準了烏克蘭依賴西方軍援,但歐美內部對援烏已現疲態,德國反對進一步制裁俄能源,美國“愛國者”導彈援烏速度跟不上俄軍轟炸節奏。
至于烏方提議8月底舉行元首會晤,并點名要特朗普和埃爾多安參加,實則是拉二人來撐場子。
特朗普是普京少數愿意對話的西方領導人,他曾放話“24小時結束戰爭”,烏方想借他的商人思維逼俄讓步。
而埃爾多安則是俄烏之間的“中間人”,土耳其既賣無人機給烏克蘭,又拒絕對俄制裁,兩邊通吃。
澤連斯基的算盤是把談判國際化,用輿論壓力逼俄妥協,可惜俄方根本不吃這套,梅金斯基直接回絕烏方想見元首的提議。
誰才是最大輸家
雖然這兩國前線和外交都打的火熱,但實際上俄烏沖突打到現在,歐盟才是那個被割肉的冤大頭。
能源上,被迫高價買美國LNG,2024年天然氣進口成本暴漲300%;經濟上,德國工業因能源短缺外流,法國農民因烏克蘭糧食傾銷抗議;政治上,匈牙利親俄、波蘭主戰,歐盟對烏援助計劃屢屢難產。
更諷刺的是,俄烏一邊談判,一邊繼續互轟,7月21日,烏軍無人機襲擊導致莫斯科四大機場癱瘓,俄軍則報復性空襲基輔居民區,這種“以打促談”的戲碼,歐盟除了買單,別無選擇。
俄烏這輪談判,俄羅斯要的是“勝利者和約”,烏克蘭賭的是西方“大哥”不會坐視不管,想要談判停火看來很難。
參考資料
俄烏第三輪直接談判結束,雙方同意新一輪換俘——央視新聞 2025-07-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