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生活 文|朱曉培
校對|大道格
今年6月,“數學大神”韋東奕抖音首秀,兩天就圈粉2000萬。漲粉的同時,網友也集體操心起了他的口腔健康情況——因為牙周炎,上排門牙脫落了好幾顆。
實際上,“牙齒告急”的人們,不在少數。
早在2017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全國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成年人群中,牙周健康率不到10%。35歲以上的成年人群,重度牙周炎的患病率高達30.6%。在35-44 歲的居民中,口腔內牙石檢出率為96.7%。
大量研究證明,良好口腔衛生習慣的養成,對牙周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在日常好好刷牙的基礎上定期洗牙,大多數人都能避免“老掉牙”的壞狀況發生。
洗牙是一種預防和治療牙周疾病的常見口腔保健手段,但人們對洗牙卻誤解重重,導致滲透率嚴重不足。統計顯示,2024年接受洗牙的人數只有10529萬人,占比約7.5%。
推動全民口腔健康水平躍升,這絕非易事。它呼喚著整個行業拿出更大的決心和投入,去填平認知的溝壑,釋放市場潛能。
01
洗牙,是真有用,還是智商稅?
正逢盛夏,許多人的快樂都來自燒烤、小龍蝦、冰棍、冰汽水……
然而,還有一些人,根本沒法享受這種快樂。日漸晃動的牙齒,丁點兒冷熱都會刺激酸痛的牙神經,讓他們只能和這些美味說再見。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覺得“牙疼不算病”,卻忘了后半句,“疼起來要人命”。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身心健康、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它不僅影響人的口腔咀嚼、發音、消化等生理功能,口腔細菌和炎癥還會誘發腦卒中、心臟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紊亂等。
然而,我國人民的口腔健康,并不容樂觀。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口腔醫療產業發展趨勢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口腔疾病患者人數約為7.18億人
更讓人扎心的是,35-44歲居民中,牙結石檢出率為96.7%,齲病患病率也高達89%。而65歲以上老人,齲齒率高達98%,缺牙率86%,平均缺9.5顆牙……還沒到“老掉牙”的年紀,牙就提前退休了。
很多人也會納悶,為什么自己天天都在刷牙,卻刷不出健康牙?
這是因為,我們的唾液里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礦物鹽,牙根和牙齦也不是完全緊密的,中間存在一條約0.5-2mm的小溝槽,溝槽內容易堆積食物碎屑。這些蛋白質、礦物鹽和食物殘渣不及時清除,就會形成一層生物膜附著在牙齒上,形成牙菌斑。牙菌斑不及時除去,就會在口中逐漸鈣化,沉積形成牙石。
但人們日常刷牙,并不易清潔到牙根和牙齦之間的縫隙。即使是每天定時正確刷牙和使用牙線,牙齒還是會有部分菌斑及軟垢無法清理干凈。
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口腔日常清潔也只能去除70%的牙菌斑,剩下的30%仍需專業洗牙來清潔。否則,未受干擾的牙菌斑在短短兩周內就會變硬,成為牙石,削弱牙齒(齲齒)或導致牙齦潰爛,引起感染(牙齦炎/牙周炎)。
“洗牙”主要針對的是牙齒表面及牙齦邊緣附近的牙石和菌斑的清潔,是所有牙周治療的“第一步”。專業的牙醫指出,洗牙不應該局限于牙周炎病人,成年人最好每半年至一年洗一次牙,用超聲波“震碎牙石”,給牙齦來個深度SPA。
因此,洗牙不是智商稅,而是給牙齒的健康“充值”。
02
什么在阻礙你去洗牙?
極橙齒科創始人塔爾蓋曾帶領團隊去美國考察了一番,并寫了一篇文章《天使還是魔鬼-美國牙科保險對牙醫意味著什么?》。他在文中提到,3億多人口的美國,每年有兩億人次定期洗牙。
與“恨不得人人都洗牙”的美國相反,逾14億中國人,每年定期洗牙者少之又少。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洗牙市場規模約為181億元,接受洗牙的人次約為10529萬人,洗牙滲透率嚴重不足。此外,有業內人士根據多家門診數據統計發現,洗牙患者半年復購率只有5%左右。
深圳市2018年進行的一項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也顯示,在35-44 歲年齡組中,只有 14.4%的人過去12個月接受過潔治(洗牙)。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這一比例還在逐步下降。在45-54歲年齡組中,變成了8.6%;55-64歲年齡組,降低到8.0%;到了65-74歲年齡組,更是下降到4.9%。這還是經濟發達,口腔健康意識強的深圳市,其他地區情況可見一斑。
在歐美“高意愿,高覆蓋,高頻次”的洗牙項目,為何到了中國就變得“低意愿,低覆蓋,低頻次”。
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人們對潔牙的認知還是不足,甚至存在嚴重誤解。另一個是,較高的客單價,限制了人們消費的沖動。
來自口腔科的一些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從未洗過牙,也不了解牙菌斑、牙石和牙周病的關系。而且,眾多受訪者認為,洗牙會對牙表面的牙釉質造成損害,洗牙后牙縫會變大,會使牙齒變松變疏,還有受訪者提到,自己洗牙后出現了冷熱敏感不適的現象。
對此,口腔醫生指出,超聲波洗牙使用的潔牙工作尖是鈍頭的,主要是靠高頻振動來震碎牙結石,只要洗牙時操作正確,是不會損傷牙齦和牙齒的。洗牙也不會導致牙縫變大、牙齒松動,而是去除牙結石,牙齦消腫后,早就已經存在的牙縫自然會顯露出來,大家誤以為是洗牙的錯。由于牙結石多的地方往往也是牙齦炎癥嚴重的地方,潔牙過程中的震動、水流或氣流的沖洗刺激到牙齦可能會引起不適,甚至疼痛,也是正常的。
消除了這些認知誤區后,人們的另一個顧慮就是,洗牙的費用。
美團數據顯示,洗牙客單均價為172元,33%用戶在公立醫院口腔科洗牙,剩下的則在民營機構。這么一比較,洗牙確實不便宜。
但這筆賬應該換個姿勢算。如果因為沒洗牙,最后得了牙周病,治一次可能就要上千塊。如果牙齒脫落,種一顆牙甚至要上萬元。就像平時給汽車做保養,花小錢防大問題。
03
量身定制,美團喊你去洗牙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洗牙,正是預防牙周病的重要方式。
美團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洗牙人群約1.05億人,占比不足10%,而35-44歲人群牙結石檢出率高達96.7%。兩相對比之下,就更突出了洗牙的重要性。
為此,美團于7月26日、27日上線了全民洗牙日活動,邀請全民來洗牙。用戶在美團站內搜索“全民洗牙日”或“請你洗牙”即可直達活動頁面,可進入活動頁,參與 0.01元洗牙秒殺、涂氟秒殺。用戶還能領取 29.99 元神券。這周末領到的洗牙券,90 天內均可核銷。
為了進一步方便用戶,美團還專門上線“洗牙專區”,直接告訴你哪種洗牙適合自己。洗牙服務分成三類:通用洗牙針對普通用戶,提供基礎潔牙 + 拋光,預防牙周病、清新口氣;去漬洗牙適合常喝咖啡、茶或抽煙的人群,通過噴砂去除頑固牙漬;護齦洗牙則適合有牙齒健康問題的人,潔牙同時上藥,緩解敏感、保護炎癥牙齦。此外,美團還上線了大牌專屬優惠券,可用于新橋、格倫菲爾、愛尚大眾、華爾康、維樂等大牌口腔機構,部分優惠券更可疊加使用,性價比拉滿。
近年來,伴隨興趣電商和內容平臺的崛起,我國的口腔預防需求被進一步激發。據行業數據預測,2024年口腔市場規模大概是1800億元,到2025年有希望突破2000億元大關。未來6年,洗牙的年復合增長率可達5%,預計在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43億元。
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吸引了眾多從業者。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表示,到2024年底,我國口腔醫療機構達13.5萬家,比上一年增長了6.8%,其中,非公立機構占95%。人才方面,注冊口腔醫師33萬人,每4200人就有1名牙醫,數量上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但站在用戶的角度,人們去看牙、洗牙的時候,常擔心排隊久、有隱形收費,如何選對服務機構成了難題。像美團這樣的醫療健康平臺,能入駐的機構,都經過了嚴格的資質審核,以及營業執照、醫生執業證公示,就連消毒流程也都要拍視頻上傳。可以說,能夠讓用戶看得明白,用得放心。
而口腔業務,也是美團在重點發力的業務。
近年來,用戶健康消費習慣趨向全渠道,需求也更細分。美團順勢整合醫藥健康業務,打通商品與服務零售,構建“檢醫藥院養”一站式閉環,既滿足了用戶便捷專業的健康服務需求,也助力生態伙伴提升運營效率,創造增量業務。
美團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融合即時零售和服務零售的美團醫藥健康,取得重要進展,各業務間的交叉銷售不斷加強,除藥品線上銷售,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綜合的醫療健康產品和服務。
從本質上看,美團如同用戶與醫療機構之間的高效紐帶:一方面,它用清晰的服務分類、透明的資質公示、便捷的預約核銷,解決了用戶選機構難、怕隱形消費的痛點;另一方面,它通過流量聚合、標準化運營,幫助醫療機構降低獲客成本、提升服務效率,讓口腔健康服務在供需兩端實現更精準的對接,也推動了全民口腔健康素養的提升。
—End—
內容同步:網易號、同花順、百家號、今日頭條、UC、雪球、企鵝號、一點資訊、知乎、搜狐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