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慶市沙坪壩區雙碑街道以服務企業為核心抓手,全力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街道將精準服務、主動破題貫穿助企紓困與賦能發展全過程,通過破解企業“燃眉之急”、布局產業“新賽道”、優化營商環境、盤活閑置資源等一系列精準、務實、創新的舉措,有效打通企業發展堵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區域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精準紓困,破解企業“急難愁盼”
服務企業貴在精準對接痛點、高效解決難題。
“車輛上不了戶,我們的業務就完全卡住了,公司生存都面臨挑戰!”回想起當時的困境,重慶良鑫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至今心有余悸。作為一家營運車輛服務的企業,車輛無法完成上戶手續,意味著核心業務陷入停滯,發展前景蒙上陰影。雙碑街道獲悉后迅速行動,一方面指導企業系統梳理風險點,協助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手冊》,筑牢安全根基;另一方面,主要領導親自協調區交通委員會,多次對接溝通,最終成功打通車輛上戶“綠色通道”,為企業掃清發展障礙。
融資難是小微企業普遍痛點,雙碑街道依托“141”基層智治平臺,驅動“千企萬戶大走訪”行動,構建“零距離全覆蓋”服務機制,工作人員會同轄區銀行,分8個走訪小組,對街道近2000家經營主體進行全覆蓋摸排,通過平臺“需求收集-智能分派-協同處置-實時反饋”處置流程,即時將收集的融資需求精準識別分類、快速直達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幫助30余名經營主體獲得融資貸款共509萬元。一位餐飲店主受益于此:“走訪時反映資金困難,信息通過平臺迅速傳遞,很快幫我匹配到合適貸款,解決了備貨難題。”這種平臺賦能的系統化模式,確保了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最需處,實現了對融資需求的“應灌盡灌”。
主動作為,開辟產業發展新局
服務不止于救急,更在于謀遠。
搶占影視產業新賽道,雙碑街道主動出擊,街道領導班子帶頭招商,錨定“全域打造影視基地、全力發展影視產業”目標,以核心項目“嘉陵影視文化街”建設為引擎,盤活轄區閑置空間資源,大力吸引特色企業。今年以來,影視、文旅、科技等領域的101家優質企業成功入駐雙碑。“正是看中雙碑明確的影視產業定位和便利的‘15分鐘生活服務圈’所展現的巨大潛力,我們才堅定選擇落戶于此,對未來的發展我們充滿期待。”一家新入駐的影視科技企業負責人說。
“美食地圖”引燃消費活力:針對餐飲企業宣傳痛點,街道創新發布了三期“雙碑美食地圖”,線上線下同步推廣。“地圖發布后,明顯感覺新客多了,很多是專門找來的。”一位火鍋店老板表示,客流環比增長約30%,有效帶動了增收。
創新模式,盤活資源優化生態
良好的發展環境是企業扎根的沃土。雙碑街道堅持內外兼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硬件提升強基礎:以老舊小區改造為重要契機,全面聯動推進嘉陵特裝留區發展涉及的7項關鍵問題解決。聚焦企業生產經營與群眾生活需求,系統完善片區內主次道路、雨污管網、供電線路等基礎設施,同步實施綠化補植、路燈更新、停車位規劃等配套工程。通過硬件設施的全方位升級,不僅破解了制約區域發展的瓶頸問題,更有效提升了企業周邊的整體環境品質,為產業發展與民生改善奠定堅實基礎。
創新路徑盤存量:在盤活閑置資產上大膽探索。積極對接嘉茂物業、北京首創、市城投路橋等單位,成功簽署涉及2.23萬平方米資產的委托管護協議,盤活閑置資源。更創新政企協同模式,委托金磁智城公司運營“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激活超1000平方米閑置空間,引入社區食堂、托育、便民服務等業態,惠及周邊企業和居民。
從個案難題的迎刃而解到產業生態的逐步成形,從營商硬環境的持續改善到閑置資源的煥發生機,雙碑街道始終堅持落實常態化三服務機制,以“有解思維”主動破題,用“精準服務企業”高效作答,在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基層實踐中不斷書寫新篇章。如今,企業的滿意度與獲得感已成為衡量街道工作成效的“金標準”,而這份沉甸甸的認可,正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持續匯聚澎湃動能。
通訊員 李良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