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月亮
編輯/小魚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人設獲得更多人的喜歡,這些年的司馬南總是在鏡頭面前做出一副很愛國的模樣。
就在他以為自己可以通過這種人設一直收獲紅利的時候,忍無可忍的人民日報直接把他的真面目揭了下來。
如果說他真的是一個愛國的公眾人物,又為什么會做出偷稅漏稅的事情?
難道一涉及金額他就把愛國給拋之腦后了嗎?
相當諷刺的是,當這件事情的真相還沒有被爆出來的時候,他經常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其他公眾人物進行批評,認為他們在稅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結果才指責完他人沒有多久,現在他自己就走上了一條塌房的道路。
那么私底下的他為人究竟是怎樣的?
制造輿論爭議,官方選擇出手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司馬南難道真的不知道自己隨意的一句發言會引發怎樣的爭議嗎?
也不知道他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假裝不知道,在2022年年底的時候就有想法慫恿自己的粉絲和莫言的讀者進行對立。
當他在看完莫言的作品之后,話里話外的意思全都是對他作品的貶低,認為他的這些作品實在是太負能量了。
面對外界對自己作品的貶低,莫言不想進行任何的回應,作為一個文學家,在他看來,文學就是可以進行多元化表達的。
當他看到對方完全沒有搭理自己的時候,他把目標放在了粉絲的身上。
想讓粉絲為自己把這件事情給鬧大,而他的這些粉絲所做出來的事情也同樣非常的極端。
當他們看到網上有人為莫言說話的時候,他們直接就把這些人定義成了壞人。
而當他們看到有人對司馬南進行支持時,卻認為他們這樣做是在支持正義了。
面對這樣的雙標行為,官媒后來也發了一條動態。
雖說這一條動態并沒有直接點名道姓,但在廣大觀眾看來,這也是對他粉絲的一種指責了。
在官媒看來,文學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不是說必須要寫某一種類型的文學才可以被稱之為真正的文學。
看到官媒都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表態,就算是司馬南再怎么想要證明自己粉絲群體的龐大,也沒有任何辦法了只能先老實下來。
對于司馬南的這種行為,廣大觀眾也感到非常的憤怒,因為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引發輿論爭議了。
每一次不把事情鬧大到官媒面前,他就好似永遠不會收手一樣,比如在2022年11月份的時候。
為了讓廣大群眾站在自己的背后,他在社交賬號發了數十條針對聯想集團的視頻。
不是說他們的負債率高,就是說他們的核心業務競爭能力不足。
本來聯想最近這些年的壓力就相當大,可司馬南卻仍然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他們進行批判。
認為他們現在的盈利會變成這副模樣,完全是因為高管外籍人員數量過多。
他的這種行為似乎是想要給人營造一種自己特別愛國的感覺。
那在私底下,他真的是一個愛國的優秀公眾人物嗎?
當他的真面目被扒出來后,真不知道他有沒有感到些許的尷尬?
打造愛國人設,真面目被扒
司馬南能夠在互聯網上獲得這么多人的關注,那也和他之前的視頻內容有關,經常對美國進行各種各樣的批評。
通過這一些批評視頻,他也獲得了不少人的關注,但也有一些人認為,他只是為了流量,而并非一個真正的愛國人士。
打開司馬南之前的批評視頻會發現,他在批評美國的時候有一些內容完全就沒有任何的實質性證據。
他的這種行為也會讓很多網友,忽視我國和美國現在在某些方面的差距,這對我們的發展來說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只有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和對方的差距,才能更好的走上坡路。
但司馬南的視頻卻完全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他的這種行為也讓老戲骨李立群都看不下去了,認為他的某一些觀點其實是存在嚴重問題的,他在表達的時候不應該如此的偏見。
當時的李立群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也并沒有任何惡意,只是給他提出一些適當的意見。
可他卻完全聽不進去,接下來還想利用自己的粉絲對李立群進行網絡暴力。
在他看來,自己這樣的行為并非為了流量,而是想要讓大家看到什么叫做真正的愛國人士。
但如果說他真的是一個愛國人士,那為什么在2010年的時候,他卻會跑去美國自購房產?
等到買了房產之后,也立馬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送到了美國生活,他的這種當面一套背面一套,會不會吃相有點太過于難看了?
等到這件事情被發現之后,司馬南也仍然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問題所在,不斷的對這件事情進行否認,直到后來有網友在國外拍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
看到真相已經沒有辦法掩蓋住之后,又給自己找了一個借口:
“我只是購買了1套小房子,而且只是用來投資并不是我不愛國”。
如果這件事情還可以用投資來解釋,那接下來他所做的偷稅漏稅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惡意進行指責,不愿作出道歉
在今年3月31日的時候,人民日報就直接對司馬南進行了指責,這時大家才發現,原來他在私底下隱匿的收入都達到了700多萬!
當人民日報把這件事情公之于眾后,出現在他身上的丑聞也變得越來越多了。
有人發現他總是喜歡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跑去蹭他人的流量。
比如三年前某一所大學的教授被他人惡意舉報,說他和學校的其他女性有著不正當的關系。
在這件事情真相還沒有被查出的時候,司馬南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抓住這件事情給自己帶來的流量了,不斷的對這個教授進行指責。
他的這種指責也讓這個教授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只有這個教授知道自己是清白的。
他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和司馬南無怨無仇,他在沒有了解事情真相的時候,卻對自己進行抹黑。
學校接下來為了證明這個教授的清白,也進行了一系列調查。
等到調查結果出來后,等待司馬南的就是賠償精神損失費和道歉。
在明知道這件事情是自己有問題在先的時候,他卻始終不愿意進行任何的道歉。
難道他是覺得自己冤枉了其他人,還不需要道歉嗎?
當這一系列事情全都被曝光出來后,只能說他現在的形象走下坡路,全都是他自己導致的。
像這樣的人,你認為他還能吃互聯網的紅利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