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司馬南因其揭露“氣功大師”的行動而廣受認可,贏得了“反偽科學斗士”的聲名,他言辭犀利,被認為有理有據,積累了扎實的公信力。
然而進入互聯網時代,他將批判的矛頭轉向西方和國內“資本”,迅速成為千萬級粉絲的“愛國博主”,但這份轉變,也伴隨著一系列對其言行不一的質疑,使他昔日的形象與當前狀況呈現巨大反差。
把愛國當成一門生意,最終會虧掉什么?答案或許是:你自己。當一個人用最響亮的分貝高喊信仰,卻用最熟練的姿勢擁抱生意時,他腳下的高臺,其實早已被白蟻蛀空。
許多人認識司馬南,是從他那把鋒利無比的“手術刀”開始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形形色色的“氣功大師”和“特異功能者”橫行于市,他像個清醒的異類,挺身而出。
他用近乎執拗的姿態,一個個戳破那些神乎其神的氣泡,把所謂的“大師”從云端拉回地面。
那時的司馬南,言辭犀利卻有理有據,他身上帶著一股知識分子的勁兒,為他贏得了“反偽科學斗士”的聲名,也為他積攢了第一桶,也是最扎實的公信力。
互聯網時代的大潮襲來,輿論場換了人間,司馬南似乎敏銳地嗅到了新風口的味道,他迅速找到了能讓自己扶搖直上的流量密碼——愛國。
他的“手術刀”不再對準具體的社會沉疴,而是調轉方向,開始大規模地批判西方,抨擊國內的“資本”與“西化”派。
視頻里他聲色俱厲,文字中他慷慨激昂,這種簡單、直接、情緒飽滿的表達,精準地擊中了無數人心中樸素的民族情感。
粉絲數以千萬計地暴漲,司馬拿捏住了流量的命脈,從一個批判者,轉型成了一個頂流的“愛國博主”。
可轉變的代價是什么?當批判從基于事實的追問,變成了基于立場的表演,當“主義”可以被明碼標價地販售時,那份最初的真誠還剩下幾分?
信任這東西,最怕言行不一的考驗,一句網絡上的調侃——“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像根針一樣精準地刺破了司馬南高高掛起的“愛國”大旗。
最初面對在美國買房的傳聞,他勃然大怒,斥之為無恥的謠言,可當房產地址等信息被一一扒出后,他的說辭卻來了個急轉彎:承認了,但只是個“小房子”,是為了孩子上學方便,是親戚朋友湊的錢。
這種解釋輕飄飄地將一個原則問題,描繪成了一個生活瑣事,更致命的是那種反復橫跳的態度。當被追問家人是否移民時,他先是斬釘截鐵地否認,后來又一臉無所謂地反問:“我們家有人在美國,這犯法嗎?”
當然不犯法,但問題是一個靠著“反美”立場構筑自己輿論陣地的人,其個人生活選擇卻與公開的“信仰”背道而馳,這巨大的裂痕讓他的“愛國”論調顯得不再那么嚴肅,反而像一場精心策劃的商業演出。
如果說海外資產只是撕開了一道口子,那稅務問題,則幾乎是釜底抽薪,這記耳光扇得實在太響了。
就在不久前,他還在視頻里痛斥明星網紅偷稅漏稅,義正辭嚴地科普稅法,儼然一副“公民楷模”的姿態。
轉眼間稅務機關的一紙通告,就把他釘在了恥辱柱上:通過隱匿收入、虛假申報等方式偷逃稅款,補繳及罰款近千萬元。
面對鐵證,他沒有了批判他人時的苛刻與嚴厲,只是輕描淡寫地甩鍋給合作的MCN機構,說是一場“誤會”,這種雙重標準,暴露得太過徹底。
它讓人們看清,那張掛在嘴邊的“公平正義”的面具背后,可能藏著的是一本精打細算的生意經,當審判別人的大錘落下時有多么痛快,當賬單寄到自己門口時,就有多么狼狽。
司馬南喜歡用“錘子”砸人,但在他掄起錘子的時候,或許沒想過,這錘子也有回旋的一天。
他曾憑網絡傳言,對一位大學教授發起道德審判,暗示其有作風問題,引得滿城風雨,最終官方調查還了教授清白,教授一紙訴狀將他告上法庭。
司馬南敗訴,被判道歉賠償,錢賠了,但那份本該公開的道歉卻始終不見蹤影,直到被法院強制執行,打人時理直氣壯,挨打后裝聾作啞,這番操作讓他的形象又結結實實地掉了一層漆。
與老戲骨李立群的隔空罵戰,更是將他的色厲內荏暴露無遺,他揪著對方的只言片語窮追猛打,直到李立群的妻子發出警告,要抖出他在國外的“黑料”,司馬南這邊立刻偃旗息鼓,風波驟停。
再到后來想去胖東來蹭熱度直播,卻被工作人員客氣地“請”出現場,發與美女主持的合影,暗示對方主動“倒貼”,卻被對方毫不留情地發文打臉,斥其“令人不齒”。
這些事不大,卻像無數根細小的針,不斷戳破他那個膨脹的自我,他線下的“遇冷”,比線上掉了多少粉,更能說明問題——他的那塊金字招牌,真的已經銹了。
喧囂過后,還剩下什么?他批判過的莫言,當選了作協副主席,他抨擊過的楊元慶,仍在兩會建言獻策,那些曾被他放在火上烤的人,似乎都走得更遠了。
反倒是司馬南自己,在這一場場自己掀起的風波里,親手將自己那份來之不易的公信力,一點點透支干凈,最終把自己從一個頗具影響力的“人物”,活成了一個備受爭議的“角色”。
互聯網有記憶,人心有桿秤。當事實與誠信的基石被抽走,再高亢的口號,也終將淪為一地雞毛。
大家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前來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