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因腳腕舊傷復發、腰部勞損退出全國跳水冠軍賽后,又正式退出本屆世錦賽,全紅嬋的康復進程始終備受大家的關注。廣東省隊與國家隊聯合制定的“三階康復計劃”,這位17歲的奧運冠軍已進入最后階段,跳臺實操訓練。
近日,陳艾森在社交媒體曬出的訓練視頻中,全紅嬋佩戴耳機在跑步機上專注奔跑,卷體向上時體力不支,三兩下就敗下陣來,蹲坐在地上,累倒了,手臂肌肉線條已不能清晰可見,她的腰腹力量已下降許多。從東京奧運會的38公斤到巴黎奧運會后48公斤,經過這次嚴重的傷病,回廣東老家休假近兩個月后,肉眼可見全紅嬋的體重超過55KG,身高也增長至1.6米。
身體變化對全紅嬋技術的影響顯而易見,曾讓她在東京奧運會斬獲95分高分的207C動作,在2025年世界杯總決賽中僅得64.35分,水花控制問題尤為突出。為此,教練組引入水花預測系統,通過水下攝像頭逐幀分析動作軌跡,為全紅嬋重新設計發力點。預計接下來的隊內測試中,她完成107B動作質量評分能達到8.5分上,技術調整有望初見成效。
在新加坡的跳水世錦賽拉開帷幕,本次中國跳水隊派出14人參賽,有7人為首次參加世錦賽的新人,其中男隊14歲的趙仁杰在10米跳臺上完成首個動作,15歲的謝佩鈴與陳芋汐在女子10米臺展開對決,夢之隊正在傳承與創新中,書寫著新老交替。本次大賽,陳若琳在賽前指導新人的畫面引發關注,但未確認以趙仁杰主管教練的身份亮相,作為跳水史上唯一的大滿貫選手,陳若琳的執教生涯帶出全紅嬋這樣優秀的冠軍,現在再以老帶新的布局,給大賽提供經驗,也為洛杉磯周期儲備人才。
全紅嬋每日訓練量從450次跳水降至300次,但新增的核心力量與柔韌性專項訓練強度不減,由省隊營養師為她定制的2800千卡食譜,既保證肌肉量又控制體脂率。教練組允許全紅嬋每周參與兩次家庭活動,騎行、劃船等項目被納入康復計劃。社媒上她調侃自己“知道要減重,所以歸隊前吃了很多”,樂觀態度未變,但體能測試中偶爾虛脫坐地的畫面,仍讓人窺見重返巔峰的艱辛。
又變胖了,全紅嬋無緣回歸國家隊?可否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前重返巔峰?恩師陳若琳能做回全紅嬋身后的教練?問題的答案,也許就藏在全紅嬋每日的訓練中,在陳若琳指導新人的耐心講解,更藏在中國跳水隊“夢之隊”永不言棄的精神里。盡管未來回歸后或面臨教練調整,但隊伍并未放棄2屆奧運冠軍全紅嬋。8月,她將與國家隊合練接受狀態評估,9月參與內部測試賽,11月的大灣區全運會見面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