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有一種獨特的建筑叫作“里分”,它融合了中西風格,充滿市井煙火氣。如今,這些老建筑正通過“修舊如舊”的改造煥發新生,成為市民和游客爭相打卡的新地標。
武漢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咸安坊,始建于1915年,咸安坊的入口月亮門是由花崗巖砌成“石庫門”,咸安坊也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石庫門建筑群之一,在民國時期這里曾是漢口最負盛名的高端住宅區。
里分是武漢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外墻多使用紅磚或青磚,屋頂覆蓋紅色機制瓦,整體風格融合了西方低層聯排式住宅與中國傳統四合院元素,出現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
隨著城市更新行動的持續進行,武漢對部分里分進行更新改造,堅持保護與利用并重的原則。
武漢市江岸區咸安坊運營方負責人 郭洪林:我們在2016年對整個片區做了比較深入的文化調研,通過之前和一些老里分居民進行溝通,查了一些歷史文獻。按照國家的這樣一個城市更新的大方針,以歷史傳承包括保護和發展的理念,進行了整體的修舊如舊的規劃和修繕工作。咸安坊它不光是一個建筑的樣本,更多的我覺得是一種里分文化的一個傳承在里面。
2024年,經過8年精心修繕的咸安坊重新開放,不僅引入了時尚餐飲、特色零售等現代業態,還通過本地相聲表演、文創產品等方式,讓游客沉浸式感受武漢的在地文化。
武漢市江岸區咸安坊運營方負責人 郭洪林:我們秉著歷史傳承方向和在地文化孵化了很多品牌。在地文化和本土的一個相聲社做了武漢話相聲這樣一個品牌。同時來說武漢的過早文化也是比較出名,所以我們做了很多衍生品。
武漢市民 伊園:我感覺這里的建筑非常的美,有一種民國時期的感覺。這里的餐飲打卡地還有服裝零售,讓我有一種很新奇很新潮的感覺。
游客 鄧陽:這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為我們也是想來看一看以前的老房子,這種很有文化和歷史底蘊的一個地方。
據了解,目前武漢市共有178處里分建筑,其中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保留了20多處。今年7月初,延慶里驚艷亮相,這個由7棟特色里分聯排建筑組成的街區,成了漢口歷史風貌區的新晉文化地標。
一來到延慶里,便會被這片新式里分的獨特氣質所吸引。作為昔日的職工宿舍,這片里分曾以緊湊私密的格局適配市井生活,并隨著時光流轉,成為一片危房。
現在,經過改造后的延慶里不僅在環境上煥然一新,還吸引了多家非標準化商業店鋪入駐,讓老里分也變得分外洋氣。
武漢市民 姜維:像現在這邊可以去逛一下展,然后可以喝咖啡可以購物,并且我發現這邊的每個店鋪都挺有特色的,進去就像開盲盒一樣,感覺處處有驚喜。
通過政策創新、技術賦能、社區共治等方式,武漢讓老里分成為既能傳承歷史、又能滿足現代生活的“活態博物館”“里分”也成了武漢獨有的城市名片之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