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3.1億,占全國人口的22%。伴隨著我國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絕對數量增多,失能老年人數量也在快速增加。對于家有失能老人的家庭來說,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都不得閑。因為老人從刷牙洗臉到吃飯喝水、上衛生間,都需要家人寸步不離的照顧。這就是常說的,“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如何給這些家庭減輕一點負擔?7月24日,民政部、財政部聯合發文,將為中度以上失能老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這是我國首次在國家層面以消費補貼形式,來支持失能老年人的照護服務。政策何時落地?補貼怎么領? 聚焦剛需 補貼對象為中度以上失能老人
《關于實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這項補貼政策聚焦剛需,補貼對象為中度以上失能的老年人。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孫文燦介紹,什么是中度以上失能?我們國家有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這樣一項國家的標準,從4個方面,包括自理能力、基礎運動能力、感知覺和社會參與以及精神狀態4個方面,從26個指標上,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科學的評估。評估結果分為5個等級,一個就是完全自理,第二個是輕度失能,第三個就是中度失能,再往上是重度失能和完全失能。因為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他對專業養老服務的需求比較集中。
老年人失能等級評定首先要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民政部要求,各地民政部門通過“民政通”老年人能力評估模塊在線上統一開展評估,評估結果等信息將歸集形成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數據庫。另外,要明確評估機構、評估人員相關資質要求。同時,加強對被評估老年人個人信息保護,禁止評估機構私自泄露評估結果。江西省新余市已全面啟動老年人能力評估工作,這是85歲的賀鶯武老人在護理人員的陪同下,配合評估師進行交流與肢體活動測試。
為了保障養老服務消費補貼的精準發放,科學評估是確保補貼公平落地的關鍵環節。
江西省新余市民政局副局長廖海華介紹,他們將強化對第三方評估機構的動態監管,建立“雙隨機”抽查機制,定期不打招呼地實地檢查評估過程是否規范到位。同時,對所有評估數據進行嚴格審核,特別是對異常結果會進行重點復核,確保數據真實可靠。此外,他們還要引入服務對象的評價機制,老人家屬可以對評估質量進行反饋。一旦發現評估機構存在弄虛作假或者評估結果出現嚴重偏差情況,將立即終止合作,并嚴肅追究責任。 補貼項目包括居家 社區 機構養老服務
根據《通知》要求,中度以上失能老人補貼項目包括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補貼資金通過“民政通”(含小程序、App)以電子消費券形式按自然月發放,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在購買養老服務時,可以在消費券額度內按比例抵扣相關費用。
孫文燦表示,符合條件的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可以申請4種消費券,分別是長期入住養老機構、短期入住養老機構、日間托養和居家上門服務。其中,居家上門服務每月額度是500元,長期入住養老機構、短期入住養老機構以及日間托養每個月額度是800元。
《通知》明確,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在購買養老服務時區別不同的項目,可以通過養老服務消費券抵扣30%—60%的費用,初期抵扣比例暫定為40%,后續將根據項目實施情況酌情優化調整。另外,這次的養老消費補貼通過“民政通”小程序或者APP發放,需要老人通過在小程序上進行申請注冊并審核通過。
孫文燦表示,符合條件的會在5個工作日內把消費券自動發放到老年人的個人賬戶,老年人就可以根據周邊養老服務機構的情況以及他的服務需求選擇使用。消費券是當月申請,當月使用,下月自動失效。如果老年人自身因為身體狀況,不會操作手機或者不方便申請,他們也開放了代辦功能,也就是老年人的子女、近親屬、養老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根據老年人需求,都可以為老年人進行代辦申請。 政策何時落地?補貼何時能發到老人手中?
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尚屬首次。此次項目資金規模大、覆蓋人數多、牽涉面廣,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指導試點地區加緊加快政策落地。
《通知》要求,該項目于2025年7月起,在浙江、山東、重慶以及遼寧省沈陽市、安徽省滁州市、江西省新余市、四川省成都市等試點地區先行開展,后續將根據試點情況于2025年底前在其他省份推開。
另外,《通知》明確,參與此次項目的養老服務機構應具有收住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服務能力。各地民政部部門要堅持公平競爭原則,不得以所有制、注冊地、規模、資金能力等為由限制養老服務機構參與,不得以參加項目為由要求養老機構采購新的支付設備。
目前,民政部正在加快推進民政通以及相關線上系統的迭代完善,方便老年人線上申請。同時,部署組織好老年人能力評估,為項目實施后可能出現的短時間集中評估需求做好準備。
孫文燦表示,很多準備工作他們也在加緊推進當中,包括線上申請,因為考慮到資金安全和實名認證的有些要求,還需要老年人提供一些個人的實名信息。已經請第一批試點地區,及時公布當地的咨詢電話和線上辦理的途徑。 如何保證資金發放透明 真正用到老人身上?
怎樣能夠保證惠民資金真正用到老年人身上?發放過程如何做到透明安全?
孫文燦介紹,從3個方面來確保能夠達到實現項目資金透明安全的目的。一個是把全過程留痕監管,強化過程管理,從消費券的申請、發放、使用、審核核銷全過程都要求線上管理、線上留痕,把有關要求公之于眾,接受社會監督。第二要強化養老服務機構和服務人員的主體責任,堅決糾正套補、騙補以及先漲價后核銷補貼的這種方式,一旦查實發現要逐出這次活動參與的范圍。第三要強化技術手段的應用,通過定位、服務時長的限制等,確保老年人真正能夠享受到優質便捷的上門服務,或者是機構照料的服務。
來源: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