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電影叫做《英雄兒女》,其中有一位人物叫王成,電影中關于王成的一幕讓無數觀眾都熱淚盈眶。
那就是在朝鮮戰場上,王城被一群美軍包圍,但是他堅守陣地,為了拖住敵人的進攻,他手里拿著步話機的話筒,對著話筒高喊了八個字。隨后他拉開僅剩的爆破筒,沖向敵人與敵人同歸于盡。
電影中王成的原型人物是真實存在,他就是抗美援朝時期的英雄,一位偉大的中國志愿軍人,第78集團軍的通信步兵,他的名字叫于樹昌。
于樹昌出生在山東萊陽四真莊村,小名叫毛桃,他雖然年紀小,但也有一顆保衛國家的心。從1912年清王朝退出歷史舞臺之后到1948年之間,國內國共兩黨內戰不斷,同時外國帝國主義勢力對中國虎視眈眈。
毛桃積極主動向家人提出要去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當時他家里有六個兄弟姐妹,他排在第五,年紀這么小,父母都不希望他去參軍,但是毛桃一意孤行,他說自己無法看到國家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身為一個血性男兒,如果不去參軍,他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會后悔。
從古至今,英雄人物就是這樣,普通人不愿意冒險的事情,英雄就會挺身而出。
于是他的父母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他去參軍,當時和于樹昌一起參軍的,還有他的好朋友孫煥友,他們兩人一起背井離鄉,終于在1948年8月正式入伍,成了保衛國家的中國革命軍。
于樹昌的第一場戰役在1948年11月,于樹昌和好朋友孫煥有兩人參加了淮海戰役,這場戰役規模空前,歷時65天之久,終取得勝利。
這場戰役是在我軍兵力和裝備都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取得的勝利,人民解放軍后又與國民黨進行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民黨的兵力被大大削弱,極大地振奮了我軍的士氣,提高干勁,增加了凝聚力。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樹昌被安排在浙江沿海訓練,他負責拋錨,好友森患有當舵手,可是因為于樹昌暈船,不能在船上訓練,所以后來于樹昌就被調去當步話機員,不得不與孫患有分離。
新中國成立的背景,正是朝鮮半島南北分裂、政權割據的局面發生的時候。
在1945年8月9日,也就是日本投降前夕,美國居然提出了以北緯38度線為界限劃分朝鮮,并與蘇聯商議共同瓜分朝鮮,而且還受到了蘇聯的贊同。
美國隨意插手別國內政,由此演變成為后來的朝鮮半島分裂的導火索,朝鮮政權分裂為南北陣營,隨后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矛盾不斷加劇,在爭奪統一政權的問題上發生沖突,最終在1950年6月,引發了了朝鮮戰爭。
但是美國的罪行不止于此,美國又派軍艦駐入我國臺灣的港口,分別是基隆和高雄這兩個港口,并且還在臺灣海峽徘徊巡邏,企圖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海口進攻臺灣。
面對美國這種挑釁行為,中國不能容忍,并且中國作為一個崛起的大國,有權利維護國際安全和穩定,面對這種霸權主義我們不能輕易的讓美國得逞,于是中國派兵進入朝鮮。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正式赴往朝鮮作戰,開啟了抗美援朝戰爭,戰斗中出現了許多英雄人物,他們保家衛國,立下赫赫戰功。
其中于樹昌作為步話機員,也參與了這場戰爭??姑涝瘧馉幰还步洑v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當時美國國民反對外戰,美國不得不表示自己愿意談判,中國和朝鮮懷疑這是美國的計謀,于是對計劃作出了調整,制定出了“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作戰方針,防止美國突然變卦。
第二階段是邊打邊談的階段,中國和朝鮮采用陣地戰、持久防御戰的作戰方式。
1953年夏季,中國和朝鮮為了停止戰爭而對美國發起了反攻,1956年6月28日,第23志愿軍收到了消息說要在晚上占領敵人高地。
可就在凌晨3點,敵人突然反攻,我軍未預料到這種情況,先前指揮勘察地形的分隊無法及時趕回,于是隊長孫兆命令副隊長帶領軍隊撤離,副隊長買容彥不愿撤離,誓死要留下來與隊長一起堅守陣地。
最終在隊長的安排下,買榮彥收到了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隊長之前派出了一批小隊去摸清地形和敵方的火力、兵力。
買榮彥的任務就是要把地形圖和火力位置圖帶到團里,于是買榮彥帶著部隊撤離,一路奔波廝殺,歷盡艱險終于和之前被派出去的小隊會合,收到了地形圖和火力位置圖,但是他沒有被安排返回,而是被安排留在指揮部負責與8251高地保持緊密聯系。
另一邊,隊長帶領著剩下的隊員繼續留在8251高地,剩下的人員堅守陣地,面臨著敵人的槍林炮雨。由于敵人的兵力和炮火都十分猛烈,他們的處境非常艱難,傷亡慘重。
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于是指揮部的領導們緊急研究營救方案,希望能救出被困在8251高地的隊員們,最終他們決定用炮火來給被困在851高地的隊員們做掩護,通過這種掩護方式盡量拖延時間到天黑,再發動大部隊進攻。
戰地炮火連天,于樹昌在8251高地一直與指揮部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準確報告著敵方和我軍的情況。在指揮部的話筒中不停地傳來于樹昌報告戰況的聲音,他說:“天津二號快打東山腿。”
從他的語氣中就可以聽得出來,當時的戰況多么緊急。伴隨著劇烈的炮聲響動,于樹昌的聲音再次傳來,“三個排的敵兵向我們靠近!”
于是指揮部連忙根據于樹昌所報告的內容進行指揮和安排,于樹昌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不是報告員準確地對戰況進行描述和報告,指揮部的領導也無法做出正確的預判和指揮。
于樹昌一次次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指揮部的人歡欣鼓舞,但就在這時步話機突然沒有聲音了,只留下炮火連天的響聲,指揮部的人都突然感到一絲不妙,于樹昌是不是出現了什么意外?還是說我軍陣地失守了?
團長焦灼地奪下話筒,對著另一頭大喊,于樹昌,于樹昌同志,你還在嗎?
回答他的,只有一片電流音,指揮部的人心中都狠狠地揪了起來,刀劍無眼,在戰場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喪失性命,于樹昌同志很有可能已經犧牲了,他們默默無聲,但是心中都沉痛無比。
就在他們以為于樹昌失聯,甚至已經喪命的時候,突然話筒那邊又傳來了一道急促的聲音,是于樹昌,他馬上向團長匯報,戰場上情況緊急,剛才自己向敵人丟了一顆彈藥,自己還沒來得及報告情況,聽到他的話,指揮部的人揪著的心這才放下來,繼續聽他報告戰場情況。
于世昌說他身邊有一位重傷員,他為了保護他,現在只剩兩個彈藥和兩個爆破筒了,且敵軍離自己越來越近,他被不斷地包圍,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指揮部的人再一次為他揪起了心,希望于樹昌能突出敵人的圍攻,雖然這聽起來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們還是心中隱隱有一絲希望燃起。
但是奇跡沒有發生,于樹昌最終被敵人包圍,敵人這時候已經包圍了地堡,喪失陣地就在頃刻之間。戰友們就在不遠處,但是于樹昌被敵人包圍,如果這時候優柔寡斷,戰地必然失守。
但是他并沒有害怕,驚慌,而是一臉凌然正氣,他看到我軍的炮筒,就在不遠方,于是他對著步話機大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戰爭就是這么的無情,連續一陣炮響過后,話筒啪的一聲掉在地上,話筒里再也聽不到于樹昌的聲音了,指揮部所有人的神情都染上一絲悲痛。
隨后,8251高地又起了一陣陣激烈的槍聲,是我軍沖鋒槍的聲音,他們在為于樹昌報仇。然后又是一陣炮響,終于,敵軍們紛紛在我軍的炮擊中倒下。
于樹昌悲壯的高呼,飽含著濃濃的愛國之情。
于樹昌死時年僅22歲,這么年輕的生命,本來應該擁有大好的青春,卻犧牲在戰場上。但是于樹昌的死是沒有價值的嗎?
并不是,而且不只是于樹昌一個人,是戰爭中所有死去的烈士們,他們的鮮血和生命共同換來了戰爭的勝利,換來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復興,換來了我們如今的安穩生活。
軍人流血不流淚,但是在23軍戰士們都在那一刻都為他流下了眼淚,他們心中痛苦萬分,但同時也為于樹昌驕傲不已。于樹昌身先士卒,臨危不亂的果敢深深震撼了人民的靈魂,即使電影演得再逼真,也無法徹底還原他為國獻身的那刻的一幀一秒。
從此,朝鮮戰爭勝利,從1950年10月中國志愿軍進入朝鮮國內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已經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國家和人民,最終在經歷了將近三年的艱苦歲月和殘酷戰爭之后,生者光榮回歸,死者的遺體被帶回祖國。
國家為于樹昌的家人送上了烈士通知書,于樹昌的家人得知他的死訊后,都崩潰大哭,親人們看著他的照片,悲傷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之后每年,村里得到了臘月29日那一天,村民們都會為烈士們點燈,家里的人看到燈也會為于樹昌悼念,他們并沒有向國家提出任何的要求,僅僅是把對親人的想念放在內心深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