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閆碩 唐唯珂
如果你最近被蚊子咬了之后,身上不僅起了紅疹,還發高燒,并且感覺全身的關節劇痛無比。千萬別忽視,很有可能是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
截至7月23日,廣東累計報告確診病例已超3000例,其中佛山市順德區累計報告3317例,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均為輕癥病例。
基孔肯雅病毒顆粒呈球形,直徑約50納米,在適宜條件下,它能在環境中存活較長時間,但對熱、紫外線及消毒劑較為敏感,在不利環境中易失去活性。
當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人體時,病毒會隨之進入體內,并借助血液系統擴散至全身。進入人體細胞后,病毒會完成復制過程,而當蚊子再次叮咬感染者時,病毒又會隨之進入蚊體,進而通過蚊子的叮咬行為傳播給其他宿主,形成傳播循環。
目前沒有針對基孔肯雅病毒的疫苗或特效治療藥物,采取的都是對癥治療,比如使用退燒、緩解疼痛的藥物。
預防基孔肯雅熱的關鍵在于滅蚊,這是切斷傳播鏈、控制疫情蔓延的核心手段。
廣東目前正值多雨高溫的蚊媒活躍期,由于伊蚊主要依賴小型積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蟲孳生地是預防的根本措施。建議每周定期清理家中及周邊的瓶罐、廢舊輪胎、花盆底部、下水道地漏等容易積水的地方,從源頭減少蚊子的繁殖機會。
個人防護方面,外出時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面積,裸露的皮膚上可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驅蚊液。家中應安裝紗門紗窗,睡覺時使用蚊帳,必要時可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工具滅蚊,盡量避免在戶外樹蔭、草叢、水邊等蚊子密集的地方長時間逗留。
若計劃前往基孔肯雅熱流行的地區,出行前務必查詢當地的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驅蚊防蚊準備。歸國后14天內要密切監測自身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疼痛等相關癥狀,應立即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出品:21世紀新健康研究院
欄目統籌:曹金良
欄目策劃:季媛媛
編輯:季媛媛、張偉賢
主播:閆碩
本期文案:唐唯珂
視頻指導:曾婷芳
視頻制作:閆碩
設計:劉妍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