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佛山等地報告多例
基孔肯雅熱病例
這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
可能讓你突然發燒、關節劇痛
甚至影響行動數月!
北侖疾控中心提醒
預防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
關鍵在防蚊滅蚊和及時治療
01
什么是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熱病毒引起,經伊蚊傳播,以發熱、皮疹及關節疼痛為主要特征的急性傳染病。各年齡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發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南亞和東南亞地區,近年在印度洋地區造成了大規模流行。
02
傳播途徑是什么?
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本病的主要傳播媒介,主要通過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傳播給人類。即蚊子咬了正在生病的基孔肯雅熱病人時病毒進入到蚊子體內,然后在蚊子體內大量繁殖,當蚊子叮咬健康人時即可將病毒傳染給健康人。通常叮咬后3-7天發病。
03
感染后有哪些癥狀?
發熱:突然起病,體溫可達39℃以上,一般為該病最先出現的癥狀。
皮疹:80%的患者在發病后2-5天出現,出現的部位多為軀干、四肢的伸展側、手掌和足底,伴有癢感。
關節疼痛:累及的部位多為手指、手腕、腳踝和趾關節等小關節及膝蓋和肩部等大關節,疼痛多游走性,隨運動加劇,晨間較重。腕關節受壓引起的劇烈疼痛是本病的特點,可能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
這些癥狀與登革熱和寨卡病毒感染等其他感染的癥狀類似。
04
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
目前,尚無可用的基孔肯雅熱疫苗,也無特效藥物治療。防蚊滅蚊是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根本措施!
戶外
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噴灑或涂抹蚊蟲驅避劑。
居家
在居住區域內安裝紗門紗窗等,睡覺使用蚊帳,房間內可使用蚊香、滅蚊拍、防蚊燈等裝備進行驅蚊。
噴灑殺蟲劑消滅成蚊。
常見的伊蚊孳生地包括水生植物的栽培容器、花盆底部的托盤以及屋頂、戶外積水的容器。通過翻盆倒罐,清除積水,就能有效消除蚊子的孳生環境,從而減少蚊子的孳生。
旅行時
出發前,旅行者需查閱目的國家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區正在發生暴發疫情或存在較高的基孔肯雅熱感染風險。部分旅行者(如孕婦)可依據此類信息判斷是否應避免前往該地區。在暫無疫情但存在感染風險升高的地區,計劃停留較長時間或前往正發生暴發疫情的地區的人,可前往旅行門診或者醫療機構咨詢醫務人員。
出行時,宜攜帶含有避蚊胺、埃卡瑞丁、檸檬桉油、對薄荷烷二醇等活性成分的驅蟲劑,并按照說明使用。也可使用經0.5%氯菊酯處理的衣物和裝備(如靴子、襪子、帳篷),使用蚊帳、穿寬松的長袖上衣和長褲。盡可能選擇配備紗窗紗門的住宿場所。
回程后,若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疼痛或皮疹癥狀,請及時就醫,并說明旅行時間和地點,以盡快得到診治。旅行結束后2周內仍需預防蚊蟲叮咬,確保旅行者不會因隱性感染,將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等病原體帶回,導致本地傳播。
05
懷疑感染了基孔肯雅熱怎么辦?
如果出現發熱、皮疹及關節劇痛等癥狀,特別是近期去過基孔肯雅熱流行地,需立即去正規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外出史。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寧波疾控、北侖疾控
一審丨郭梓謙 二審丨王昱嘯 三審丨陳旻茗
責編丨沈焰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