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老農倒在玉米地里的悲劇再次敲響警鐘。后天起華北地區將迎來持續高溫,最高氣溫達38℃。田間勞作的老人們要特別注意了。
這種天氣下,中暑風險直線上升。數據顯示,70歲以上老人中暑死亡率是年輕人的3倍。
他們的身體就像老舊的機器,散熱功能大不如前。為啥老人特別容易中暑?
汗腺退化是關鍵。70歲老人汗腺數量比年輕人少40%,這還了得!
玉米地里更危險。密不透風的莊稼地,濕度高出20%,實際體感溫度比預報高5-8℃。
很多老人習慣早起干活,殊不知上午9點到下午4點最危險。
這個時段紫外線最強,氣溫飆升最快。中暑前身體會發出警告。
頭暈、乏力、少汗都是信號,千萬別當成普通疲勞。
體溫超過37.5℃就要警惕。老年人基礎體溫低,37℃可能就是發熱信號了。
出現神志不清更要當心。
這說明大腦已經受損,死亡率高達80%,必須立即送醫。
預防措施要記牢。
早上6-8點或傍晚5點后干活最安全,連續勞作別超1小時。補水有講究。
少量多次喝白開水最好,千萬別等口渴再喝。
冰水刺激腸胃,要不得。穿著要科學。淺色寬松的長袖衣服既能防曬又散熱,戴上遮陽帽更保險。
家人監督不能少。每隔1-2小時打個電話,發現老人狀態不對立即阻止干活。
慢性病患者更要小心。高血壓、糖尿病老人,高溫天最好別下地。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這句老話提醒我們,暑熱天氣真要命。數據顯示,持續彎腰作業超30分鐘,體溫調節能力下降20%。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為啥老人不聽勸?很多是舍不得莊稼。"地荒著可惜"的想法害了不少人。
其實想開點,健康比收成重要。
少種一畝地沒事,中暑送命可不值當。有些老人覺得"我沒那么嬌氣"。
殊不知年齡不饒人,身體機能退化是事實。建議子女多陪老人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用親情打動比強硬阻止更有效。
可以商量著來。比如承諾幫忙干活,或者雇人打理,讓老人少操心。最近有個案例,兒子給老父親買了遮陽棚,老人終于同意減少勞作時間。
數據顯示,合理防護能使中暑風險降低60%。這錢花得值!
未來幾天高溫持續,大家多關心身邊老人。轉發提醒,可能救人一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