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打歌2025》第一期后,我腦子里僅剩下這樣一句大實話:原來“翻車”竟成了最好看的濾鏡。
相較于那些被修成塑料瓷娃娃般的舞臺,全開麥時的破音以及主持人大喘氣的情況,非但沒讓我一秒快進,反而使我連二刷的念頭都有了。
張純燁念錯廣告商?忙亂里藏著直播最野的呼吸感
別的音綜都在卷著“完美”這件事,它偏偏將瑕疵放置到最為顯眼的那個位置,就好似刻意把毛衣的線頭留了下來,讓你去拉扯,這一拉扯便停不下來。
先說張純燁。
她一開口,我便樂了,嘴相較于腦子,快了半拍,cue流程,如同趕地鐵一般,險些將廣告商名字說成隔壁臺的。
可正是這種“忙亂”讓直播的呼吸感如潮水般撲面而來,我瞬間便原諒了她兩次念錯贊助商名字的事。
蔡依林跳錯笑了0.5秒:天后也有打工人的小失誤
緊接著蔡依林登場了,鏡頭先是聚焦在她的腳上,接著移到她的腰間,最后才緩緩地掠過她的臉。
我不由得說道:“這導播著實挺用心的?!?/p>
與此同時,被《Pleasure》的鼓點帶動,心跳仿佛也跟著那節奏一同跳動。
她不慎跳錯了一個節拍,竟然笑了零點五秒,此刻彈幕不斷地飄過“姐姐好真實”,原來天后也會有著像普通打工者那般偶爾出錯的時候啊。
阿云嘎摘耳機清唱:現場的魅力全在“不確定”里
阿云嘎的那一段表演,更加精彩絕倫。
當他演唱《知己》的時候,耳機里傳來的全是觀眾的尖叫聲,于是他干脆摘掉了耳機,選擇清唱。
我隔著屏幕,心里替他緊張得不行,結果他卻用一個HighC直接沖了上去,聲音穩得就像已經提前錄好了一樣。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現場演出的魅力,就在于“不確定”這三個字。
何潔破音成名場面:“這花今天不開了”比高音更上頭
何潔破音登上熱搜,我點開之前,以為是個大麻煩;點開之后,卻笑得直不起腰。
她破音就破在那個最高音上,破得很正常,破完還自己加了一句“這花今天不開了”。
網友們把這句話做成了表情包,我下載了三張,打算下周團建時用它來拒絕加班。
瑕疵是流量密碼,還是觀眾的自我松綁?
這四個片段,拼在一塊兒,就如同一杯,滿滿全糖且去了冰的奶茶,甜中攜帶著冰碴子,喝完之后呢,還能夠嚼到那珍珠。
節目未曾教授唱功,反而教會了我,怎樣以一種優雅的姿態出糗。
我閨蜜看完問我:“要是全開麥成了標配,歌手會不會集體焦慮?”
我反問她:“你發朋友圈不修圖會焦慮嗎?”
她秒回:“會,但發了原圖點贊更多?!?/p>
得,觀眾和歌手,都是嘴硬心誠的虛榮鬼。
轉念一想,我們愛看翻車,未必是惡趣味。
生活里太多“必須完美”的KPI,能在屏幕上看別人摔個跟頭還爬起來笑,等于偷偷給自己松了綁。
破音的不是何潔,是被甲方逼瘋的我們。
可節目組真那么善良嗎?
熱搜詞條,就如同提前寫好的劇本一般,破音切片在24小時內全網飛竄,甚至連何潔那句自嘲的話語,都被制作成了表情包。
瑕疵已然成為了流量密碼,與那“完美”一樣全都是生意之事。
我腦補了一個平行時空:如果下期,沒人破音,彈幕會不會刷“這屆歌手好無聊”?
到那時,節目組會不會暗戳戳地調低耳返音量?
想到這兒,我居然有點期待,下次翻車。
下周五九點,我準備泡好奶茶繼續蹲直播。
不是為了聽歌,是想看下一個“意外”怎么被玩成新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